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廊固凹陷西部带,西部带做为廊固主要勘探构造带之一,历经30余年勘探,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勘探难度在逐年加大,以致多年来勘探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第三次资源评价结果中西部地区总聚油量为1.0747×10~8t,总聚气量为485×10~8m~3。截止2003年中西部地区共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901×10~4t,天然气73.54×10~8m~3,资源转化率仅为29.73%。 针对这种情况,论文在结合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资料的研究基础上对曹家务地区沙三段储层进行评价。研究区为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北端受旧州断层和曹家务断层所挟持的一个塌陷背斜构造。沙三中下段目的层主要为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其平面展布特征与垂向演化规律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平面上近岸水下扇的扇形沉积结构明显,垂向上从下到上由中扇—外扇沉积构成,总体形成粒度向上变细、厚度向上变薄的正旋回。储层物性特征研究表明沙三中下段主要为中孔低渗储层,以中扇辫状水道砂体物性最好。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有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以及粒内溶孔。影响储层发育的因素有岩石类型、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及大气水埋藏成岩作用。在运用神经网络计算储层测井物性参数的基础上应用多参数逐步判别分析进行了油水层的识别,结合试油资料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进而对区内16口井沙三中下段储层进行了含油层段的识别。通过含油砂体评价和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落实了4个有利含油圈闭,并预测了油藏储量,计算了适合油藏开发的井网密度,提出滚动勘探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