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双侧入路下单球囊与双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0年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6例,累及椎体35椎。随机分为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单球囊组15例,21个椎体,其中男2例,女13例,平均72岁(53~79岁);双球囊组11例,14个椎体。其中男3例,女8例,平均70.8岁(51~80岁)。所有患者均在X线透视引导下,完成经双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双球囊组应用双球囊在椎体内双侧同时扩张;单球囊组应用单球囊双侧穿刺在椎体内交替扩张。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椎体高度复位及后凸畸形矫正、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单球囊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37.5min(33~85min);每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5.1ml (3.1~6.5ml)。双球囊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33.9min(30~75min);每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6.0ml(3.9~7.5ml)。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月。术后患者腰背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缓解。VAS疼痛评分:单球囊组术前平均为7.6±2.2,术后为2.5±1.8,末次随访为3.1±2.0,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术前平均为7.9±2.3,术后为2.4±2.0,末次随访为2.9±2.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均比术前有显著增加,且维持至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单球囊组平均矫正7.0°±4.5°,双球囊组平均矫正7.7°±3.9°,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单球囊组术前ODI平均为62.3±2.6%,术后患者平均为23.4士2.8%a,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无疼痛加重病例。双球囊组术前ODI平均为61.5±1.6%,术后患者平均为22.6士2.0%,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球囊与双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双球囊双侧扩张在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方面略优于单球囊双侧扩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例数太少或球囊取出后椎体再回缩相关)。使骨水泥注入时维持在一定的压力状态,可能成为未来PKP发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