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涨,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需要改进优化的地方,例如以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已经不适宜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环境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造成东西经济和社会水平断层、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无人治理等社会问题。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中央部署了西部大开发政策,近几年该政策成果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在生产总值和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这种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也给西部经济未来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地区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化为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西部经济转型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在合作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治理模式。本文经过分析总结,提炼归纳出三种典型模式,分别是对口支援合作模式、网络合作模式和层级增长极合作模式。对口支援模式主要源于国家为解决东西部差异问题而提出的东部支援西部政策,本文以东部支援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为例,将对口支援模式进行分析。网络合作模式是指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联系,形成巨大的合作网络,本文以广西北部湾为例对该模式进行分析。层级增长极合作模式主要是区域圈层中有若干个增长极地区,该地区的政府起到领头作用,以其辐射影响带领各层级其他地区产生合作关系,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为主体分析。在选取了典型合作模式之后,本文从原理、实现和问题三个角度对模式进行验证分析,并提出西部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拓展到西部其他经济区政府合作中,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精华所在。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对西部地区主要经济区的研究意义,并从区域政府合作方面比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前后国内学者的研究;第二章主要梳理经济转型发展下地方政府合作的理论逻辑。第三章对西部经济转型背景进行分析阐述,并简要介绍三种典型合作模式,以及这三种模式的选择依据和分析路径;第四、五、六章分别对每个模型原理、运行、实现以及不足进行分析;第七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对西部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总结评价,提炼出西部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的三个层次,并为其他经济区的政府合作提供参考;第八章提出结论以及后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