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一词作为关键概念在文件中被多次提及。近年来,化学在学校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之中,以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核心的有机化学更是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反观现存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任务还很艰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可以为学习者提高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提供发展动力。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为选题,尝试采用文献梳理法、访谈调查法与实证测评法等研究方法来找出影响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法,从“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价值意识”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冀图能为发展中学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例。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笔者所在区域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整体处于中等的水平。具体而言,根据此次测评计算分析所得结果来看,目前本地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为3.57分(总分为5分),基本上处于中等的水准,后续可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改善。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生和女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得分上基本相同。分析测评统计的结果可知,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价值意识这几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得分基本一致,且单因素方差分析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只有在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男生得分要高于女生得分,且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年级的角度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得分情况各不相同,且在相关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有机价值意识方面得分基本相同,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三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高三年级与高二年级学生的得分往往要比高一年级的学生多,且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看,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城市、城镇与乡村背景的学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城市与城镇出生的学生一般要比家庭环境为乡村的学生得分要高。在每天学习有机化学的时间方面,不同时长分配的学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别。根据本次测评分析得到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安排会对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维度产生直接影响,且彼此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第二,使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能够提升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通过在实验班实施一轮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总体均分实验班要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平均分为3.89,对照班平均分为3.57分,均分整体提高0.32分。从子维度的角度来看,问题解决能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四个方面提升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对于有机价值意识这一方面没有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解决虽然能够在分数上提升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的水平,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这个维度上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综合而言,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引入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且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学习者在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三方面的水平来实现。本研究主要是对高中生在解决有机化学学习问题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化对问题解决在化学教学应用中的认知,为后续进行具体的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与项目开展提供案例参考。能够在原先强调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基础上,促进学生在文化素质与教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教科书即我们口中的课本,从它的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大众教育的载体,在学校教育中教科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教科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教育资料,所以它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满足社会对于教育的需要。教材插图的出现是教科书发展历史上的一种重大飞跃,插图是指附在课本上的图画、照片等,也被称为“插画”。研究表明,图片是一种人类对于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它是
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其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新课改将实验提升到了化学教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并认为有必要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发现问题探究事物本质的意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贯彻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内核。除了参与具体的实验活动外,实验类的试题也是考察学生相关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也在化学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基于现有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是一种人工合成有机物,由于其良好的理化性质,PAEs常常被用来作为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增塑剂,以增加塑料制品的延展性、柔韧性和可塑性。新型环保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DIDP)由于其较低毒性受到人们青睐。国内外已开展多项有关DIDP的潜在毒性研究,但对于DIDP神经毒性的研究特别是其对脑功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对于人才的渴求不再只注重学识的专业性,逐渐倾向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具有专业跨学科知识的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要。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综合型人才的竞争。因此,STEAM教育理念应势而生。STEAM教育理念旨在突破专业知识界限,培养“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等学科的综合型人才,以弥补工程技术类人才的不足。STEAM教育理念正在逐渐走向各个学
基于目前笔者所从事教学的学校采用的是学生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起点、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上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能够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别。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的都能有所的发展,笔者对分层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给本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笔者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浏览了大量的文献,在其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将城市更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据统计,2021年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城市建设总体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阶段的再开发过程,逐步由“有没有”转
期刊
In this thesis,we study the existence of fully nontrivial ground-state solu-tions and synchronized ground-state solutions of the following coupled nonlinear Schrodinger system(?)for m=2,3 under suitab
学位
LoRa技术凭借其低功耗、低成本、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在众多LPWAN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物联网的主流技术之一。近年来,采用LoRa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应用在网络层或采用自定义组网协议,或采用推荐的LoRaWAN协议规范。自定义组网协议存在信道容量小、传输稳定性差等问题,实际应用领域受限。目前,大多学者对LoRa技术的研究集中在提升LoRa的通信性能和探索相关应用领域,对基于LoRaWA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但是目前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关于中学化学自我调节学习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而在研究中结合化学的学科内容进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也没有有效的关于化学自我调节学习情况的量表,本研究尝试根据已有的研究建立一套检测初三学生化学自我调节学习水平的有效量表,该量表从学习动机、努力管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结果这六个维度进行设计。对广州市X校的初三学生进行
中国是柑橘重要原产国之一,但是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的绿霉菌严重限制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其影响贯穿柑橘的运输、销售、储藏等环节,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针对绿霉菌控制的主要措施是施用化学杀真菌剂,但由于指状青霉抗药性出现的频率不断加快,不仅使柑橘霉菌的防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而且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当前的现状,探究指状青霉的致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