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而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是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入手,生态用地的布局是在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无法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把握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生态用地的布局很难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大面积无序发展的城市建设用地割裂了自然有机体的连续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若不加控制,长此下去,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反规划”理念正是针对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形势和我国传统城市规划的不足而提出的,它主张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先对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立景观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布局。本文就是对“反规划”理念的一次实践探索。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反规划”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反规划”理念的提出。
第二部分在对“反规划”理念的概念体系、内涵剖析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反规划”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编制思路、编制框架和编制措施。
第三部分以“反规划”理念为指导,对开原—清河整合区生态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由其导致的主要生态问题。
最后,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尺度空间内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控制,有针对性地对各生态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整体的和谐发展,建立整合区的景观安全格局,保证整合区用地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