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市生态空间构建研究——以开原—清河整合区总体规划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而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是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入手,生态用地的布局是在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无法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把握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生态用地的布局很难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大面积无序发展的城市建设用地割裂了自然有机体的连续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若不加控制,长此下去,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反规划”理念正是针对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形势和我国传统城市规划的不足而提出的,它主张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先对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立景观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布局。本文就是对“反规划”理念的一次实践探索。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反规划”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反规划”理念的提出。 第二部分在对“反规划”理念的概念体系、内涵剖析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反规划”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编制思路、编制框架和编制措施。 第三部分以“反规划”理念为指导,对开原—清河整合区生态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由其导致的主要生态问题。 最后,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尺度空间内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控制,有针对性地对各生态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整体的和谐发展,建立整合区的景观安全格局,保证整合区用地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习俗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古城保护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漠视与忽略。如何弥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机遇。历史文化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资源,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的
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如何在我国城市建设的高潮中通过有效手段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城市的特色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崛起,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并由此引致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大都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当
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
张拉膜结构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张拉膜结构技术和材料不断成熟,近20年来张拉膜结构逐渐成为一种可接受的空间结构形式。轻质、灵活、优雅、生态的张拉膜结构受到许多高技建
我们正站在机器时代与数字时代的交叉口,当今社会,商品和信息的泛滥,使我们不能像机器时代那样,成功地把理想中的生活铸造成清晰的视觉图像.可是,在建筑和设计领域,不管我们
建筑技术、自动化技术与IT技术的相互融合,产生了智能建筑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建筑中的突发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突发事件的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风能可以显著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传统能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