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的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微创术并术后联合中药局部熏洗治疗陈旧性的孟氏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11至2015年,在滑县骨科医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的40例患儿的病例,患儿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5岁,所有病例的骨折类型按照Bado的分型有27例为I型、2例为II型、11例为III型,并且病例中含有4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依据其采取治疗的方法将40例病例分为3组,即A组为传统的尺骨截骨内固定术,术后为加强固定对其进行石膏固定4-6周,当祛除石膏后逐渐进行肘关节的屈曲、背神及前臂的旋前、旋后等功能锻炼,B组为改良Ilizarov外固定装置微创术,术后无需进行石膏外固定,术后3天左右便可逐渐适当的进行肘关节的屈曲、背神及前臂的旋前、旋后功能锻炼,手术7天以后开始依照Ilizarov技术的要求将尺骨做纵向延长,每次延长0.25mm,每天4次一共延长1.0mm,直到肱骨与桡骨间距达到5.0mm时,停止做尺骨纵向延长。当肱骨与桡骨间距达到5.0mm时,利用匹配的改良后的Ilizarov外固定装置上的铰链进行不等距延长使尺骨断端向与桡骨头脱位反方向成角,直至桡骨头完全复位。桡骨头复位后停止不等距延长,继续采用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直到尺骨骨性愈合(平均3.2月)。达到骨性愈合标准后拆除外固定装置。C组的治疗方式与B组相同,但在拆除外固定装置及钉道孔闭合以后除进行功能锻炼外,还要对肘部局部应用中草药进行熏洗治疗以促进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治疗前3组在岁数、性别、受伤时间、骨折的分型等临床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2月后依据Mackay功能评价标准了解治疗后的优良率,并测量肘关节的屈曲、背伸及前臂的旋前、旋后角度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手术伤口均愈合良好,按时拆线(2周左右),尺骨骨折如期愈合(平均3.2月),桡神经症状消失。随访观察到3组患者依据Mackay功能评价标准,A组优良率为77.8%、B组优良率为91.7%、C组优良率94.7%。治疗后随访12个月时3组患者的肘关节的屈曲、背伸及前臂的旋前、旋后功能与手术以前相比得到改善,将3组患者的屈曲、背伸及旋前、旋后角度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到的结果示手术以前3组患者(屈曲、背伸、旋前、旋后)角度数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测得的数据分别与组内手术以前对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个月后测量得到的肘关节屈曲及背伸角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异议。而在前臂的旋前、旋后角度上C组比其它两组改善情况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组间改善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良Ilizarov外固定装置微创术在治疗陈旧性的孟氏骨折方面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中药局部熏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