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功能染料的侧链分子工程与性质调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纯有机敏化染料以其低成本、良好的光稳定性、性能易于调控等优点,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分子结构的设计对其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们发现,D-A-π-A型敏化染料给体基团的平面化能够在保持LUMO能级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选择性的抬升HOMO能级。但是分子结构的平面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分子刚性太强导致敏化染料的溶解性变差以及严重的分子聚集等,这些问题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DSSCs的光伏性能。基于此,本文在平面化分子的不同位置插入具有不同位阻效应的侧链设计并合成了系列D-A-π-A敏化染料以调控分子的各项性质。通过对系列分子进行光物理、电化学以及光伏性能的详细表征,揭示分子侧链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深层次构效关系,希望为今后的染料分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简述了敏化染料的发展概况,并且综述了近几年来基于不同给体基团设计合成的敏化染料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合成了基于咔唑给体单元的带有不同长碳链的敏化染料CS-38-40,并且通过1H NMR,13C NMR,HR-MS,FT-IR等方式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第三章对敏化染料CS-38-40进行了各项性质的测试,研究发现虽然具有不同侧链的染料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非常近似,但将其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后,其界面间电子传输性能具有较大差异:1)以乙基为烷基链时,电荷注入效率最高,为90.89%;随后略有下降,为89.50%;2)以丁基为烷基链的染料再生效率最高,为89.67%;3)随着烷基链的延长,电荷复合过程得到有效抑制,电荷收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以丁基作为侧链的染料CS-39展现出更好的光伏性能,其光电流密度为15.70 m A cm-2、光电压为0.765 V、填充因子为0.698、光电转换效率为8.39%。第四章通过在D-A-π-A的副吸电子基团两侧插入羧基作为侧链设计并合成了系列敏化染料CS-60-62,通过1H NMR,13C NMR,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第五章通过对第四章合成的敏化染料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测试发现,随着侧链羧基数量的增加,吸收带逐渐的蓝移,摩尔消光系数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敏化染料的光捕获能力降低。LUMO能级有明显的上移,LUMO能级由-1.14 V提升至-1.24 V,-1.48 V,能带隙也随之由CS-60的2.27 V扩大至2.37 V,2.65 V。通过FT-IR光谱研究发现,无论是CS-61还是CS-62,当其吸附在Ti O2表面以后,红外光谱中均没有在1700 cm-1左右的峰,意味着染料分子中的羧基均和Ti O2产生吸附作用。结合分子构型可知,CS-61和CS-62分子均以倒伏状吸附于Ti O2表面,减少了Ti O2表面与氧化还原电对的接触几率,减少了电子复合的可能。进一步的光伏性能优化与测试仍在进行中。第六章结论,通过在平面化敏化染料分子不同位置插入不同的侧链,发现侧链分子工程对分子及其制备的光伏器件各项性质,尤其是对器件界面间电子传输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是优化基于平面化敏化染料的光伏器件性能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着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是高中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为落实数学建模素养,新版高中数学教科书还专门设置了建模专题。本文以2019年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为研究对象,探索概率与统计主题下数学建模专题的教学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新教材中概率与统计主题是如何设计数学建模专题内容的?(2)现阶段高中生在概率与统计主题学习中的数学建模素养水平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的要求、中国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国情怀”所做的一系列阐述等,都强调了“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展现了其促进国家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将家国情怀物理学科化,以高中物理教学为载体,赋予物理家国情怀的内涵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以此来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具体内
当今世界,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人地关系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因此要理解当今人地关系,必须研究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的演变历史。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繁盛时期,也是正定古城开始形成并逐渐繁荣的时期。近年,在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保留有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7个历史时期的叠压文化层,较好保留了各个时期的考古学证据,特别
研究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对部分肩袖损伤的短期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0年11月,北京301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收治的60例部分肩袖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RP组和激素组,每组30例。PRP组在超声引导下对肩峰下滑囊组注射2ml富血小板血浆1次,激素组注射2ml复方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利混合液1次,注射治疗后进行4周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退化的主要过程之一,科学评价土壤风蚀是定量分析土壤退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受风蚀影响的国土面积占总面积的1/2以上,风蚀通过破坏和剥离营养丰富的表层土壤而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退化。本研究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研究区,采用综合风蚀模型系统(IWEMS模型)和Zender粉尘释放模型对2000-2012年土壤风蚀和粉尘输送过程进行模拟,定量估算北方农牧交错带潜在风蚀模数
研究现代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关系是定量重建古植被、探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大兴安岭地区39个样点苔藓样品的花粉组合数据和区域范围内植被组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扩展R值(ERV,Extended R-value)模型估算了主要花粉类型的相关花粉源范围和相对花粉产量(RPP,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据此探讨了花粉-植被的定量关系。研究扩展了花粉-植被定量关系的研
相对花粉产量(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RPP)是利用地层花粉数据定量重建古植被的重要参数,但目前不同地区同一植物属种相对花粉产量值差异较大,同一地区同一属种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是不同植被类型造成的差异,还是不同植被采集方法导致的不同,或是模型方法不统一所致,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在已有植被调查数据(样点100m范围内)和花粉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卫星影像数字
土壤风蚀是风力与土壤表面相互作用的综合自然地理现象,是以风力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于地表而引起尘土、沙的飞扬、跳跃和滚动的侵蚀过程。土壤风蚀导致区域土地生产力下降,尤以中国北方旱作农田的土壤风蚀灾害最为严重。进行有效土壤风蚀治理的前提是科学认识土壤风蚀,其中输沙通量计算是研究土壤风蚀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河北坝上地区康保县典型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针对2016-2019年4个观测地点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土壤风蚀危害严重,是京津冀风沙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壤抵抗风力侵蚀的角度出发,开展土壤抗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利用土壤抵抗剪切力破坏的指标——土壤抗剪强度来表征土壤抗风蚀性,对河北坝上康保县农田、退耕草地和天然草地等不同理化性质土壤开展土壤抗剪强度测定,探讨土壤不同含水率、平均粒径、颗粒形状及养分含量等因素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构建土壤抗风蚀
研制各种高性能电化学储能装置,对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超级电容器作为新一代储能器件之一,其电极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选择Keggin型多酸H3PMo12O40和几种有机配体复合作为前驱体,再经过热解衍生得到新型钼基化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多酸H3PMo12O40作为一种无机金属氧簇,其配体结构单元、构型和功能的不同以及配位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热解目标产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