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从1949年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开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而曲折的成长过程。“文革”之后,雁翼作为一位歌唱者以崭新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中国当代诗坛,并以其清醒的歌声唱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火热激情。雁翼是在解放战争的烈火硝烟中认识诗歌,走进诗歌的。从开始写诗到诗艺成熟,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伴随着诗人走出了一条艺术和人生的探索之路。他的诗中既有战士的激情与朴素,强烈的爱憎与善恶,更有作为一个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与追求,对真理的坚守与捍卫。雁翼是一个战士出身的作家,战士的性格伴随了他一生,贯穿在他生活、工作以及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他的诗中也时时刻刻充溢着战士的精神与情怀。回顾五十年文学历程,在战争中,雁翼用简陋的纸笔书写,激励战友们战斗的士气,记录战斗生活中美好的点滴,赞扬战士们与敌人斗争的智慧、勇气以及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革命的热情;在现代化建设中,雁翼又奔波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用一首首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的诗歌歌颂着工人们积极的建设热情,表达着对于崭新生活的喜悦,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面对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置身于五光十色的现代化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他爆发出巨大的诗情,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老战士走在城市街头的喜悦和思今忆古的情怀。文学发展需要对话、交流,而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促进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这是雁翼在晚年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驱使着他积极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为中国文学发展贡献力量。雁翼就是一座联结中外诗学的桥梁,花甲之年仍奔走在世界各国,用诗歌呼唤着爱与和平。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研究雁翼的诗歌,以时间为经,以艺术特色为纬,对雁翼的诗歌创作进行综合评述。首先介绍雁翼早期创作中抒发时代精神的战歌与建设之歌,这是雁翼诗歌生命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气息。之后对雁翼歌颂故乡与都市、思索童真与爱情的诗作进行了探究。歌唱是雁翼诗歌创作中不变的姿态,他的诗歌就是一位战士热情而动人的歌唱。第二章是对雁翼诗歌理论的研究。诗人论诗,雁翼以诗的形式对诗歌的本质进行思索,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将生活感受作为了诗歌创作的关键因素。诗的信仰是言志,诗人的信仰是人民。雁翼将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以个人化话语将人民的思想情感以及时代情绪以形象而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诗的美学实际上是人的美学。“混血的十四行诗”和三行诗实验是雁翼探索诗歌美学的两个重要途径,在探索中追求诗歌的美与真,最终形成了雁翼独特的“纯东方诗美学”,为中国当代诗歌理论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第三章是对雁翼社会活动的论述以及对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遭际进行探究与思索。战士、诗人、社会活动家,这是雁翼一生中主要的三个社会身份,也是他一生所致力于的事业。战士的情怀、诗人的浪漫、活动家的社会责任感,合而为一,共同贯穿在雁翼的生命中,构成了他的诗格、人格,敦促着他走出国门,为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中,雁翼被置于了边缘的地位,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诗歌走向世界这一伟大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也逐渐被埋入历史尘埃。因此,摒弃偏见重新审视雁翼的文学成就,扫除尘埃发掘雁翼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成为本文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使人们对某一作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既给人们熟知的内容增加深度,同时也使人们了解陌生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把有价值却被埋没的东西挖掘出来,使它们重现光彩。对雁翼的研究属于后者。由于历史原因,雁翼这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丰富存在一度被人们淡忘。本文在历史的框架里探讨雁翼的文本,力图打破文学史的拘囿,将时代背景、作家人格、文本内容三者相结合,在历史的、美学的、社会的维度上定位雁翼,从而为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提供另一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