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已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巨大压力下,耕地面积却在逐年下降,而农村村庄的布局凌乱及占地无序,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存在大量的空心村、一户多宅等现象。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目标,研究对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村庄布局,为时下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用地供给和村庄布局规划,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村庄选址、规划、分布特征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村庄布点的理论、方法、发展现状等进行归纳与总结;对影响村庄布点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以亳州市谯城区为例,利用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研究了谯城区村庄布点的特征;根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村庄布局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谯城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谯城区村庄布点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的选择、指标因子的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等;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实地资料为基础,利用基于GIS辅助的农村村庄布点评价的技术支持方法,对亳州市谯城区村庄布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如下:亳州市谯城区村庄布点具有村庄布局较为混乱、村庄数量偏多、规模偏小、村庄人均用地超标、公共基础设施较差、土地利用率较低、村庄内土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阐述了村庄布点优化的原则,分析了村庄布点等级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提出了村庄优化模式,并针对谯城区村庄布点进行优化,提出村庄布局优化的措施和方案,优化结论:按“集镇社区-中心村-基层村”的空间组织模式,以集镇社区型、旧村整治型、改造扩建型、异地新建型四种模式进行优化。基层村经过优化布点由现状的3546个基层村,规划合并为282个,转为城镇社区的村庄652个;中心村由现状的的197个增加到205个;集镇社区仍保持现状的59个,但面积和人口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