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关注。国家根据形势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办法细则来保障这类特殊人群的权益。2003年8月,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实现了救助管理的立法宗旨、经费渠道、功能和对象的四个转变,体现了政府对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工作职能和方法的转变。此后,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展了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探索,无论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还是救助管理站自身的提升,都是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对Z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研究,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结构访谈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在当前条件下的实践和探索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访谈使我对Z市救助管理站的基本运行状况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情况有了基本掌握。通过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在实际救助过程中的实务实践,加深了我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认知。通过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基层救助一线虽然开展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实践尝试,但实践经验并未得到推广和应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总体仍停留在过去以物质救助为主的固有模式上。随后,笔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通过开展针对具体救助对象的个案介入实践,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专业优势,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文章由五部分组成,包括绪论、救助服务现实状况、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案例、成效分析和结论建议五部分,全文约4万字。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依据、研究思路、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以研究对象Z市救助管理站为例,对救助管理的现状和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开展社会工作个案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务操作实践。第四部分,对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成效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改善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