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化石燃料使用造成的大量碳排放,全球温室效应日益明显,极端高温导致的灾害频率日益逐渐增加。随着现代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发展,烟雾探测已经被证明是早期预警的有效工具。基于视觉传感的烟雾早期预警模型由于其覆盖面积大、响应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传感器烟雾探测系统,并且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烟雾的流体特性,其形态尺度变化剧烈,给预警模型带来了很大挑战。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石燃料使用造成的大量碳排放,全球温室效应日益明显,极端高温导致的灾害频率日益逐渐增加。随着现代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发展,烟雾探测已经被证明是早期预警的有效工具。基于视觉传感的烟雾早期预警模型由于其覆盖面积大、响应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传感器烟雾探测系统,并且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烟雾的流体特性,其形态尺度变化剧烈,给预警模型带来了很大挑战。现有的一些视频烟雾检测技术,大多采用基于可见光视觉的方法,很难避免例如相似物、镜面反射和复杂环境等挑战下对模型的影响。由于红外成像对温度敏感,可以在成像时突出烟雾的形态,因此通过将红外图像中的烟雾信息补充到可见光图像中可以增强烟雾的特征描述,从而使可见光-红外融合的烟雾检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不幸的是,虽然多模态融合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精度,但其多模态成像的捕获和配准要求很高。然而,到目前为止,针对烟雾预警检测的大型可见光-红外融合检测数据集和对应解决方法相对较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烟雾检测模型受烟雾的形状变化、遮蔽影响、镜面反射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而在红外图像中可以突出烟雾的全局特征,降低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烟雾检测时引入红外信息,构建红外补充可见光的融合检测框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所以,本文提出双模态成像系统,仅采用两个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头实现双模态成像,并以此创建非配准红外补充可见光烟雾检测数据集IVFSD,为非配准多模态融合烟雾检测提供数据支持。(2)由于烟雾区域的不规则性,在烟雾稀少的部分包含了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而在烟雾浓密的部分存在大量的局部特征。考虑以上特性,在已有的非配准数据基础上,本文提出了Swin-Rep C多模态融合检测网络,该网络采用双分支编码器结构,其中一个分支使用基于(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Rep C模块提取可见光图像的局部特征,同时,另一分支使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Swin-Transformer模块提取红外图像的全局特征。为高效融合两分支的特征,本文设计了多源特征检索匹配策略和深度小波并行融合模块,进行高效的特征融合,最终采用YOLOX检测头对融合特征进行金字塔解码回归,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烟雾检测。通过定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Swin-Rep C模型,在传统配准多模态融合检测实验中达到90.75%的m AP检测精度,并在非配准红外补充可见光烟雾检测实验中达到80.34%的m AP检测精度。(3)上述检测模型只能对单张图像进行烟雾检测,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视频流进行快速的检测,并且由于烟雾的流动性与扩散性所造成的误检并不能由检测模型进行有效的排除。因此,由烟雾检测模型与目标追踪技术联合作用能够降低整个烟雾检测算法的误检率。目标追踪技术通过在不同的帧之间建立帧与帧之间烟雾位置的关联。在单帧静态检测的基础上,再跟踪其时空域上的动态信息,通过人为设置逻辑来提高检测精度、降低误检率。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模型在边缘侧的高性能推理和应用,使用非对称量化策略将深度神经网络的浮点数转换为整型,在硬件上加速计算过程。通过定性和定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通过量化计算可以有效地减少约44.2%的推理时间和约67.9%的模型内存占用,最终在RV1126开发板上实现了边缘计算并高效运行。
其他文献
国土空间是基于土地利用为核心的人地系统交互耦合的一种承载形式,而土地利用变化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是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双碳”战略背景下,探究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城市群区域碳平衡、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以成渝城市群为例,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并确定相关驱动因子,基于PLUS—InVEST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因其传输速率高、收发带宽大、建设周期快、系统预算成本低、兼容传统电信网络及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等应用优势,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高速无线宽带传输或接入技术的备选方案。近年来终端用户对于接入高速信号的频带宽度及灵活性要求日益提升,为了实现宽带有线接入,实现更高速的无线接入的,提高信号在隧道等复杂地势地区的稳定传输距离,集成光纤无线(Ro F)技术的FSO系统日益受到关注。Ro F技术
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为广大民族区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重庆市少数民族区域(四县一区)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景观指数分析、空间结构分析以及实地走访调研定量分析在1980-2018年间该区域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建CA-Markov模型,在分析2000-2018年间重庆少数民族区域(四县一区)的演变特征的基础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根茎,广泛存在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姜辣素是生姜辣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也是生姜多种功能活性的主要功能因子,在医药、食品、调味品、化妆品和卫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不同品种姜辣素含量差异仍不清楚,同时生姜中姜辣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些关键酶也尚未明确。本研究对
茎瘤芥根肿病危害严重,导致其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防治方法非常局限,应用纳米技术防治该病害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手段。纳米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小尺寸效应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具有卓越的抗菌能力。本文研究了纳米氧化镁(MgO NPs)对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效及作用机制,探索了MgO NPs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茎瘤芥防御酶活性和水杨酸含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了MgO NP
科技时代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教育形式和理念向着多样化形式发展。从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表现在提升学生解题技巧和试题的理解能力,还体现在加强学生对科学责任与态度的落实、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知识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认识等方面。STSE教育理念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相链接,从多方面与教学相结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含油废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不仅对海洋环境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水下材料造成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亟需寻求高效的方法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近年来,以荷叶为灵感的特殊浸润性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引起关注,使用对水/油呈现不同亲和性的特殊润湿性孔/网状材料来实现油水分离成为了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新思路。并且,对油/水均呈现超拒性的特殊润湿性材料可以利用表面储存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响应了新课标提出的“素养为本”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科学思维。为了更好的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响应新课标提出的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需要从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思维水平、素养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从学生思维本质上进行提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背
语言作为传递情感与沟通交流的纽带,是人类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学语言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思维碰撞与交流互动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能否良好的运用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效性。因此,本研究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运用为出发点,将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语言运用的优化策略。本文以重庆市万
四氯双酚A(Tetrachlorobisphenol A,TCBPA)和四溴双酚S(Tetrabromobisphenol S,TBBPS)作为四溴双酚A的替代品近些年被广泛使用导致其在环境中被高频检出,有研究表明,TCBPA和TBBPS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细胞毒性、肝脏毒性及神经毒性,但是目前其对于鱼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还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水生模式生物,分别开展TCBPA和TB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