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保山市的保山站、昌宁站、永平站和腾冲5个气象站点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总量的气象资料,采用百分位法选取出8种极端气候指数作为极端气候指标,用茶叶总产量变化量、毛茶价格变化量反映茶叶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考虑用保山市年GDP以及从事茶叶生产劳动人口数作为背景因子,进而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将极端气候事件细化为极端高温事件、极端低温事件以及极端降水事件三方面的极端气候指标,并将其与各指标直接关联定量构建3个极端气候对保山市茶叶生产影响的SVAR模型,深入探讨保山市极端气候事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结论如下:(1)不考虑茶叶产量变化量自身的贡献率,发现所有变量的贡献率在后期都会趋于平稳,说明各变量在后续年份中对茶叶产量变化的贡献程度基本趋于稳定。(2)在极端高温指数中,保山市暖日阈值与暖日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区域极端高温事件正在增加。在所考虑到的极端高温指标当中,暖日阈值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6滞后期基本保持平稳,贡献率保持在14%左右;暖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量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4滞后期开始基本保持平稳,贡献率保持在8.6%左右。相比较背景因子(保山市GDP,茶叶生产劳动力人口数)而言,极端高温指标中的暖日阈值与暖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量的贡献程度非常明显。从长期来看,暖日阈值与暖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整体呈现正向影响,有长期正向拉动作用。暖日阈值对毛茶价格变动的贡献率较小,基本保持在0.2%以下;暖日比例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4滞后期后基本稳定在4.03%左右。相比较背景因子而言,极端高温指标中的暖日阈值的贡献率比较有限,而暖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量的贡献程度比较明显。从长期来看,暖日阈值整体对茶叶产量变化有长期正向拉动作用,暖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在前期有正向影响,后期负向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减弱并趋于0。(3)在极端低温指数中,冷日阈值呈显著上升趋势,霜冻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该区域霜冻事件霜冻正在逐年减少。在所考虑到的极端低温指标当中,冷日阈值对茶叶产量变化量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3滞后期后趋于平稳,贡献率保持在4.7%左右;霜冻日数的贡献率从第2期后基本保持稳定,贡献率保持在4%左右;冷日比例的贡献率较小,基本保持在0.3%左右。相比较背景因子而言,极端低温指标中的冷日阈值与霜冻日数的贡献程度比较明显,而冷日比例对茶叶产量变化量的贡献程度比较有限。从长期来看,霜冻日数对茶叶产量变化的总体有负向影响,冷日阈值与冷日比例整体呈正向响应。冷日阈值对毛茶价格变动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2滞后期开始基本保持在3.4%左右;霜冻日数的贡献率在前三期保持上升趋势,从第4期后基本保持稳定,贡献率保持在2%左右;冷日比例的贡献率从第3期开始基本保持在1.5%左右;茶叶产量变化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3滞后期后趋于平稳,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7%左右。相比于背景因子而言,冷日阈值与霜冻日数的贡献程度相对比较明显,而冷日比例的贡献程度比较有限。从长期来看,极端冷指标对毛茶价格变化的在前期呈现正响应,随后出现负向响应,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冲击的响应逐渐减弱并趋于0。(4)在极端降水指数中,最长的连续降水湿日数对其的贡献率在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8期后保持稳定贡献率达到9.5%;最大5日降水量的贡献率在第三期达到最大7.25%后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在5%左右;较强降水日数的贡献率整体保持在2.5%以下。相比较背景因子而言,极端降水指标中的最长的连续降水湿日数与最大5日降水量对茶叶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相对比较明显,整体超过资本因子的贡献率,而较强降水日数的贡献率比较有限,整体小于背景因子的贡献率。从长期来看,各极端降水指标对毛茶价格变化的影响总体有负向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在所考虑到的极端降水指标当中,最大5日降水量的贡献率在第6滞后期达到最大为9.69%,整体保持在9%左右;最长的连续降水湿日数对其的贡献率从开始保持上升趋势,在第5滞后期达到最大为21.57%,随后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在20%以上;而较强降水日数的贡献率非常有限,基本保持在0.5%以下。与背景因子相比较,极端降水指标中的最长的连续降水湿日数对毛茶价格变化非常明显,最大5日降水量的贡献率整体高于资本因子,说明对毛茶价格变化是有贡献的,而较强降水日数的贡献比较有限,整体小于背景因子的贡献率。从长期来看,最长的连续降水湿日数、最大5日降水量对毛茶价格变化的影响总体呈现波动式减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