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及文化全球化同样不可逆转。文化全球化在不断丰富各国文化的同时势必也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威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不可撼动。在大多数非英语国家,英语都是学生的必修语言,甚至成为个体教育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随着英语的普及,英语文化也随之渗透,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年轻学习者的文化认同观。国内一些学者指出对于英语的过分强调已经削弱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致使很多学生很难在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自上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中国,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就从未停息。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语言的习得应该包含相应的文化习得。胡文仲和高一虹提出英语教学的宏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这一目标也得到了一线外语教师的认可。他们试图将文化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然而,当今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教学教材大多偏重于西方文化,汉语文化输入少之又少。中国学生普遍不具备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的能力,即中国学者所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文化失语现象背后透露的是学生母语文化的缺失,不具备明确的民族文化认同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公民”的概念突破了国家地理界线,颠覆了原有“公民”概念。尽管目前国内对“全球化公民”的研究尚少,但西方对其研究已有相当一段历史。几乎所有学者都指出“全球公民”从来不是将各国人民统一化,模式化,而是使其成为可以相互自由交流,同时又保留自身特色的个体。这也意味着在向全球公民转变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发展合理且应受到鼓励。在全球化的今天,接触异域文化在所难免,英语专业学生更是如此。所以研究英语专业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及全球公民意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前文提及很多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已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性工作,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及可供借鉴的研究设计及成果。Byram (2008)指出传统外语教育应该转变为跨文化公民教育。Rapoport (2009)也对“世界公民教育”这一被很多人遗忘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表明了世界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Schattle (2005)更是指出“世界公民教育”是一项包含语言教育在内的多元课程,为本研究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希望通过文化知识和态度的问卷了解国内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问卷主要涉及英语专业学生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知识及态度调查,同时,问卷也涉及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和全球公民身份的理解以及是否有成为合格全球公民的意识。第二,笔者会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试图具体提出如何在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认同及世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文化认同观,同时树立他们成为合格世界公民的意识。鉴于以上研究目的,笔者拟在本文解决以下三个主要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与文化的掌握程度如何?他们对于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各持怎样的态度?是否存在文化认同困难?(2)英语专业学生是否了解世界公民身份概念?是否有成为合格世界公民的意识?(3)在英语课堂文化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民族文化认同观,使他们能够更好适应全球化,成为合格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