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时系列分析方法,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后历次众议院选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日本选举制度改革后,新选举制度——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对日本政党体制的影响,进而从微观角度揭示选举制度对日本“五五体制”崩溃后的日本政党体制演变的趋势。199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政治改革关联四法案”,这标志着历经六年作为政治改革之一环的选举制度改革宣告结束,并由此揭开了日本政治制度新的一页。在政治改革关联四法案中,选举制度改革至关重要。它是政治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其形式为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但实质则直指国家权力。选举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既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西方国家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要研究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就不能不研究它们的选举制度。这是因为西方各国政党体制的形成,固然各有其特殊因素,但选举制度却是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催化因素。日本战后长期实行中选区选举制,对形成以“五五体制”为标志的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多党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战后日本政治制度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热点。尤其是,对冷战后日本政治保守化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从传统政治学角度研究日本政党政治的论著,但从数量分析这一微观的视角分析选举制度对政党政治影响的论著并不多见。正是从这种意识出发,本文试图在吸收中外学者丰富的政治学研究成果以及整理大量的日本众议院选举数据的基础上,从时系列分析的视角,系统研究分析日本实行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这一新的选举制度,揭示众议院小选区及比例区选举中各政党议员当选模式、各政党势力消长趋势及特征,进而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下的日本政党政治及政党体制的演变的特点,从而说明选举制度的不同选择,对政治过程和目标以及政党政策制定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