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金属氧化物表面层原子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能导致特定的气体分子被快速吸收而发生选择性氧化,从而有望解决简单金属氧化物选择性差等问题。本论文选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了包括Bi2MoO6、NaBi(MoO4)2和Fe2(MoO4)3的多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成分、形貌、结构、气敏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且通过成分设计、掺杂和结构调控等方式来提高材料的气敏性能。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以Bi(NO3)3·5H2O和Na2MoO4·2H2O为主要原料控制铋、钼比为0.4时,可以获得白钨矿结构四方晶系的NaBi(MoO4)2纳米片,改变铋、钼比为2时,产物是正交晶系的Bi2MoO6纳米片。气敏结果显示,NaBi(MoO4)2基气敏元件对H2S气体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和极佳的稳定性,其在最佳工作温度370℃下,对100 ppm的H2S的灵敏度为18.5,响应-恢复时间为9 s-4 s。而Bi2MoO6基气敏元件对被测气体不发生气敏响应。2.选用了复合和掺杂两种方式对NaBi(MoO4)2进行了改性。复合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铋、钼比的Bi2MoO6/NaBi(MoO4)2纳米复合材料。然而,复合并没有增强NaBi(MoO4)2的气敏性能。掺杂改性则制备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掺杂的气敏材料。不同种类掺杂的气敏结果显示,直接混入Ru3+对NaBi(MoO4)2灵敏度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另外,直接混入Ru3+或者水热前掺入Fe3+都能极大地提升NaBi(MoO4)2对H2S气体的选择性,且水热前掺入Fe3+能将NaBi(MoO4)2对H2S气体的最佳工作温度从370℃降低至300℃。不同浓度Ru3+掺杂NaBi(MoO4)2气敏研究表明,最佳掺杂浓度为1 wt%,其在最佳工作温度370℃下,对5 ppm的H2S的响应-恢复时间为11s-4 s,灵敏度为19.0,是未掺杂NaBi(MoO4)2的6.45倍,且具有优异的低浓度(5 ppm)和高浓度(100 ppm)选择性。3.以Fe(NO3)3·9H2O和Na2MoO4·2H2O为主要原料控制pH=2、1.65、1.4、1、0.8制得的五种样品均为单斜晶系的Fe2(MoO4)3纳米片。当pH=0.8时,Fe2(MoO4)3晶体沿(100)晶面生长,形貌为片状堆积成的球形。气敏结果显示,不同pH对应的Fe2(MoO4)3基气敏元件都具有较低的H2S最佳工作温度和良好的二甲苯灵敏度响应,且当pH=0.8时,Fe2(MoO4)3基气敏元件具有最高的二甲苯灵敏度响应,其在最佳工作温度340℃下,对100 ppm的二甲苯的灵敏度为22.3,响应-恢复时间为6 s-8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