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是威协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曾被誉为“人类死亡的船长”,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其患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导致感染的高危宿主增多;另一方面因致病原构成谱的不断变化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的快速发展,使得SCAP的诊疗难度日益增大。同时SCAP在定义、诊断、治疗等诸多问题上还存在争议。目的:通过对本院SCAP的病原学、临床诊治现状等情况进行的总结分析,归纳统计出本院SCAP的病原体、相应药敏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叙述性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共7年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年龄>15)的病例,采用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年)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诊断和定义,同时采用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CAP诊治指南中关于SCAP的诊断标准作为本研究SCAP的诊断标准,共筛选出134例SCAP的病例。将病例按住院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专用病案登记表,记录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入院和起病后的各项检验指标等指标和入院24小时内培养出的病原体,诊断的规程,治疗措施,疗程和预后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和分析SCAP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共7年间出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年龄>15岁)的病例中共有1610例,其中134例(占住院CAP8.3%)符合SCAP诊断标准。患者平均年龄为59±19岁(24~92岁),5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1%,76%的SC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合并的基础疾病是COPD,其次为高血压病。24%的患者获得病原学诊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5%),金黄色葡萄球菌(4%)。8.2%患者血培养阳性,82例(61%)患者需要机械通气,30例(22%)患者为感染性休克,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与预后相关的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3个危险因素按OR值依次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无创通气为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中住院CAP患者SCAP患病率为8.3%,病死率为41%。仅有24%的SCAP患者获得病原学诊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CURB-65评分≥3分诊断SCAP的敏感度仅为49%,易漏诊重症患者,不宜用于SCAP的诊断。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是S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创通气为SCAP预后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