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496篇,最终纳入15篇(样本量为4317例次)。其中,中文6篇,英文9篇。涉及危险因素31个,仅烧伤总面积>50%(OR=2.01,95%CI:1.26-1.86,P<0.001)、合并吸入性损伤(OR=3.30,95%CI:1.12-9.70,P=0.030)、股静脉置管(OR=1.71,95%CI:1.11-2.65,P=0.020)、经创面附近置管(OR=2.46,95%CI:1.76-3.45,P<0.001)、导管留置天数>7天(OR=1.75,95%CI:1.25-2.45,P=0.001)、导管留置天数>14天(OR=2.46,95%CI:1.55-3.89,P<0.001)的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是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危险因素,而抗菌导管的使用(OR=0.51,95%CI:0.30-0.89,P=0.02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烧伤总面积>50%、合并吸入性损伤、股静脉置管、经创面附近置管、导管留置天数>7天、导管留置天数>14天是烧伤患者CVC-RI的危险因素,而抗菌导管的使用是保护因素。目前关于烧伤患者CVC-RI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证据不足,所纳入研究的文献,其诊断标准不一致且不完全适用于烧伤患者。因此,今后需要更多设计严谨、使用统一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的原始研究,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可靠依据。第二部分醋酸氯己定和聚维酮碘湿敷用于烧伤患者创面或创面周围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维护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验证和比较醋酸氯己定和聚维酮碘溶液湿敷用于经烧伤患者创面或创面周围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的维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福建省烧伤中心66例次经创面或创面周围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聚维酮碘湿敷组(简称碘伏湿敷组)和醋酸氯己定湿敷组,每组2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碘伏棉球消毒,碘伏湿敷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碘伏湿敷15分钟,醋酸氯己定湿敷组采用醋酸氯己定棉球消毒,并用醋酸氯己定湿敷15分钟,其余操作一致。比较三组患者CRI及CRBSI发生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脱落7例,总脱落率为10.61%,其中醋酸氯己定组和聚维酮碘组各脱落2例次,常规组脱落3例次。最终纳入59例次CVC置管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0株。其中,血培养阳性20株,导管尖端培养阳性19株,创面培养阳性61株。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2株,占62.00%。血培养和创面培养检出病原菌中,检出最多的均为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5.00%(5/20)和22.95%(14/61),导管尖端培养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首位,占31.58%(6/1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RAB)是主要的多重耐药菌。(2)醋酸氯己定湿敷组CRI、CRBSI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碘伏湿敷组与氯己定湿敷组、碘伏湿敷组与常规组的CRI及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氯己定湿敷组CVC导管使用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醋酸氯己定湿敷优于常规维护方式,使用醋酸氯己定湿敷的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CRI的风险仅为常规维护患者的3.10%(HR=0.031,95%CI 0.003-0.335,P<0.05);每增加1个附加装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增加3.561倍(HR=3.561,95%CI 1.358-9.340,P<0.05)。结论(1)烧伤患者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略高于革兰阳性菌。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CRAB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菌;(2)采用醋酸氯己定对烧伤患者CVC穿刺点进行湿敷,可显著减少导管尖端细菌定植,从而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CRI及CRBSI的发生率;(3)附加装置是烧伤患者发生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尽可能减少附加装置的使用,做好导管留置期间CVC的细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