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度为核心、大强度、节奏化的现代训练理念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认为中长跑是一般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项目。体育院校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拥有各种先进设备、充足资源的环境下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努力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作出贡献。强度的控制一直是中长跑训练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极限强度逼近训练模式是指中长跑专项训练中采用规定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固定、逐步突破速度障碍区并随着训练周期的进行逐步逼近极限强度的一种训练方法,是针对当前速度为核心、大强度的中长跑训练理念而提出的控制强度的一种中长跑训练模式。该模式通过周期计划对训练强度逐步提高并逼近极限强度,以突破速度障碍区为训练目的,发展运动员速度耐力。同时通过血乳酸、心率、晨脉等指标对训练强度、间歇时间、负荷适应性等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保证训练的科学性。该模式的特点是:方法易行,监控形式简单,费用少,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高校甚至是专业队运动员训练。本文针对武汉体育学院院代表队中长跑女队员张蓉的实际训练情况,根据极限强度逼近训练模式制订了为期16周的四个大周期训练计划。对各周期的训练监控及训练前后的运动成绩及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对比表明:极限强度逼近训练模式对提高女子3000m运动成绩有明显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对速度节奏的控制能力、运动员乳酸分解能力以及终点冲刺跑的能力。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极限强度逼近训练模式的起始强度、间歇时间、训练量等指标,并指出训练强度及训练负荷适应性的监控手段和方法,找出其规律和特点,为高校中长跑运动队采用极限强度逼近训练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