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治愈疾病,而是要在尽量舒适的环境下完成治疗。舒适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疗环境干净整洁,二是要使各种药物的副反应降到最低。医生也要尽量做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患者克服心魔,积极配合治疗。麻醉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为一种麻醉后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对预防PONV主要采用给予5-HT3受体阻滞剂的方法。国内外有文献报道地塞米松也起到很好的抑制PONV的效果,那么如果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阻滞剂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本实验将就地塞米松联合雷莫司琼对预防PONV的效果进行观察。目的:以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雷莫司琼,地塞米松,以及雷莫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PONV的效果,探讨合理的预防PONV的方案。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120例,麻醉方式为全麻。ASAI-II级,年龄20-60岁,体重40-80kg。随机分成四组。D(地塞米松)组于麻醉开始静注地塞米松8mg。R(雷莫司琼)组于手术结束前1小时静注雷莫司琼0.3mg。DR(地塞米松+雷莫司琼)组,于麻醉开始静脉给予地塞米松8mg,在手术结束前1小时给予雷莫司琼0.3mg。C(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给予止吐药物。患者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麻醉前半小时肌注长托宁1mg,麻醉诱导采用静脉诱导,咪达唑仑0.05mk/kg,罗库溴铵0.3mk/kg,丙泊酚1-2mk/kg,舒芬太尼0.5μk/kg依次静脉给予,待患者意识消失进行手控呼吸,3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VT)8-10ml/kg,吸呼比(IE)为1:2,呼吸频率(RR)12-18次/分。进行气体监护PETCO2维持在35-40mmHg,均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MAC值保持在1.3-1.5。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需要合理追加药物。在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待患者清醒呼之能应,呼吸空气指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时拔除导管。结果:在本实验的120名患者中,年龄、身高、体重及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对比发现,D组和C组,R组和C组,DR组分别和D、R、C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各试验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DR组与R组、D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R组的满意度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地塞米松有预防PONV的作用。2.雷莫司琼预防PONV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3.雷莫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PONV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并使患者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