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可译性具有限度已是共识。由于语言之间的异质性,在翻译的语境里,特别是英汉语之间的文学翻译活动中,源语中的文体风格和审美成分难免在目标语中有所减损。如果译者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而把这些语言特征统统抹去,原文文字的力量势必大打折扣。诚然,译者有时必须确保译文表达自然流畅,作出妥协尤为必要,原文部分诗学价值损失也不可避免,然而如果那些语言特征在译文中损失过多,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文本的可读性将大大降低。有所损失就要有所补偿。优秀的译者懂得必要时放弃主流的等值翻译观,将原文某处容易损失的文体风格和审美成分等语言特征转移到译文非对应的位置,有学者把这类翻译现象称为“异位补偿”。可见,异位补偿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不过目前国内外关于异位补偿的讨论多为零散的、附带性的评论或译者个人的经验谈,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加上例证比较单一,有的甚至没有举例论证,只是认可其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把散见于学术专著和论文中有关异位补偿的讨论进行了集中探讨,对异位补偿的本质、分类、使用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性的提炼。本文认为,异位补偿的本质是翻译过程中文学性的守恒,这种补偿主要发生于语言层面和审美层面,并遵守“需求原则”、“忠实原则”和“就近原则”三原则。此外,本文从“(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维角度来寻求理论支持:首先,异位补偿寻求的是一种整体观的“对等”,因其出发点是缩小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审美价值层面的距离;其次,异位补偿是转移某种语言特征的过程,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因此译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尤为关键;再者,原文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成分损失过多会相应弱化译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所以异位补偿也是出于对读者接受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搜集的英汉文学翻译译例进行阐释,基于标记理论对异位补偿的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通过这一本体研究并结合译例阐释,本文期望加深学界对异位补偿这一翻译现象的认识,深化学界关于异位补偿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