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除草剂草甘膦和重金属铜为典型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研究了草甘膦与Cu的复合污染及其对土壤酶与微生物碳/氮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室内模拟淋溶试验,研究了草甘膦对土壤中重金属Cu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淋滤液的pH,增加了淋滤液中Cu的含量,增加了土柱下层土壤重金属铜的生物有效性浓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草甘膦与铜的作用机制,利用自制的连续流动装置,研究了草甘膦与铜在两种不同性质土壤上的动力学过程。Cu2+在乌栅土上的吸附量远比其在红壤上的大,可能是由于乌栅土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但是草甘膦在红壤上的吸附量比其在乌栅土高。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拟合Cu2+和草甘膦在两种土壤上的吸附过程。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铜在红壤上的吸附量,由于草甘瞵在红壤上的较高的亲和力,草甘膦在红壤和Cu2+之间起着“桥”的作用,进而增加了红壤对Cu2+的吸附;然而,草甘膦的存在却降低了Cu2+在乌栅土上的吸附量,主要由于草甘膦在乌栅土上的吸附量较低,大量的草甘膦均保留在溶液中,草甘膦与Cu2+在溶液中形成了络合物,从而阻止了Cu2+与土壤中Ca2+和Mg2+的交换。Cu2+的存在降低了草甘膦在两种土壤上的吸附,主要由于草甘膦和Cu2+形成的络合物比草甘膦单独存在时对于土壤具有较低的亲和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铜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油菜生物量;由于试验中使用的是抗草甘膦的油菜,草甘膦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较小。铜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油菜对铜的吸收;当草甘膦与铜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均降低了油菜对铜的吸收。低浓度的铜能显著促进土壤脲酶的活性,而高浓度的铜则显著抑制了其脲酶的活性。草甘膦的存在显著抑制了脲酶的活性。当草甘膦与铜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铜的毒性,增强了铜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两者表现为正协同作用。低浓度的铜显著抑制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的铜则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低浓度的草甘膦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草甘膦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当草甘膦与铜共存时,低浓度的草甘膦降低了铜的毒性,降低了铜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而高浓度的草甘膦则增加了铜的毒性,增加了铜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铜的存在显著抑制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草甘膦的存在亦显著抑制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低浓度的铜时,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铜的毒性,增加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而在高浓度铜条件下,草甘膦的存在则增加了铜的毒性,降低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铜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碳含量,而增加了微生物量氮含量;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低浓度的草甘瞵使土壤中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增加,而高浓度的草甘膦则使土壤中微生物量氮的含量降低。相同铜浓度的条件下,草甘膦的存在均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