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何放弃了延安时期独创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一放弃是否具有合理性、必然性,学术理论界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比较详实的历史考察,试图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诠释。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主要思想观点。认为按照毛泽东在延安的设想,是要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发展“现代自由”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发展现代工业与实现工业化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经济社会必要的条件具备后,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二部分比较详实地考察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过程,认为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问题的认识有新的变化,主要是认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延安时期不可预料的,如国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私营经济当时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力、国际局势特别是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力、迅速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等。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毛泽东和我们党并没有从容的准备,更没有实践的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放弃在国共合作抗战时代条件下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实行“三大改造”,是所能作出的唯一选择。第三部分提出关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留给我们的几点思考,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合理内核已经集中体现在党在新时期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