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构造带(河南境内)不同区段间地质特征差异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秦岭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的二级构造单元,在河南省境内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自西向东各构造单元中的岩石变质程度变深,变形强度加强,矿产组合由复杂到单调,航磁异常和重力异常存在不连续的现象。地质特征变化以燕山期形成的两条北北东向大断裂为分界线。本文认为,北秦岭构造带自西向东发生了梯级抬升,出露的构造层次加深,剥蚀程度增加,因此就表现出地质特征的差异。 造成梯级抬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 1、华北与扬子板块白海西 期开始的碰撞过程是自东向西渐次碰撞的,在不同的阶段俯冲碰撞的强度有所不同,早期较强。晚期渐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东部隆升较高,遭受的剥蚀也较强,而西部相应隆升较低,遭受的剥蚀也就弱。 2、秦岭造山带经燕山中期的构造改造,成为多个构造层叠置在一起的堆积体,浅部以近东西向的构造为主,深部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上、下层呈“立交桥式”构造形式。燕山晚期的北北东向断裂横切近东西向展布的各构造单元,使北秦岭在平面上呈现为格子状的构造形式,这种在垂向和平面都不连续的构造特点,使其极易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构造变动。 3、燕山晚期形成的北北东向断裂一方面改造了北秦岭构造带内的原有构造,另一方面它还成为继续改造中的活动构造面,同时这组断裂的左旋走滑造成构造线方向的偏转。 4、在中生代未,欧亚板块不但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而且还受特提斯洋板块的北东向持续挤压,结果在研究区内产生北西向的剪切应力,使北秦岭内格子状的构造块体发生剪切位移,因北北东向断裂的存在,剪切位移在北北东向断裂上分段终止,转换为块体的抬升。
其他文献
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能发电等现代工业领域中高温、高压、强腐蚀等复杂工况日益增多,从而对球阀的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陶瓷球阀材料因具有硬度高、抗腐蚀性好、耐
通过收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储层资料并结合大量的样品分析测试,对研究区白垩系青山口组青一段页岩油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取得了以下认识:青一段泥页
随着GIS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特别是随着数字地球和Interent技术的发展,用户对GI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GIS技术很难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比二维极限平衡法在理论模型上更能反映边坡的实际情况,而从三维的角度来搜索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研究上则基本上是
垃圾压缩机用于垃圾转运站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容预处理,目前国内应用普遍,形式多样。本文利用PLC控制技术实现分体式垃圾压缩机的自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垃圾集装箱充
石家庄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46m3/a,仅为全国平均人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500 m3/a的极度贫水标准,属于绝对贫水区,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石家庄市
辽河断陷曙光油田杜239块大凌河油层属于典型的中厚层状稠油油藏,1990年投入蒸汽吞吐开发,1996年以来通过注汽参数优选,以及吞吐中期以后采取调层补孔、侧钻、选注、选采等措施,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的大量开发,在地温异常地区修建大跨度地下厂房是水电站工程遇到的一个新的工程地质问题。高地温是否会导致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进而影响地下厂房围
关中盆地夹持于鄂尔多斯地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是在燕山期隆起之上形成的伸展型断陷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盆地长期处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应力场中,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且长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