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私营企业由于所有制歧视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困境,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对于私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的发展得以重新合法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才是保障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法宝。然而,中国的制度环境建设尚不完善、产权保护机制的缺失限制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提高了企业的运营创新发展成本,私营企业家往往会采取进行慈善捐赠、获取政治身份、进行社交活动等非正式制度替代性策略来弥补我国制度环境的缺失。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家难免会为了获取利益而纷纷参与到寻租活动中,更加加剧了我国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和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我国目前实行的官员异地交流制度和任期限制,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监管,大大减少了企业家的寻租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外部融资,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水平。本文首先采用了 2000-2012年的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并将被调查企业根据邮政编码进行手动定位分区,匹配了樊纲等(2011)公布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两个数据库,选取了影响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相关指标,检验了私营企业主的慈善捐赠行为、政治身份对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特征、企业家个人特征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后,慈善捐赠、政治身份均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外部融资支持,大大缓解了私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有政治关联的私营企业进行慈善捐赠更有助于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慈善捐赠行为大大加强了这一政企纽带效应。更重要的是,本文采用了各城市的宗教寺庙数量作为慈善捐赠的工具变量,处理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依然得到了较为稳健的结果。通过这一实证研究,探讨慈善捐赠、政治关联对提升私营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这对于探究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企业家的时间和企业的经费投资都是有限、宝贵的资源,如何权衡机会成本、合理利用稀缺资源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影响企业生存、创新的重要决策。本文进一步采用2002-2010年的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私营企业家在构建社会资本过程中的管理劳动时间分配与经费配置情况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不仅采用了社会资本的经费投资维度、企业家的政治身份,还采用了企业家个人的管理劳动时间精力配置作为社会资本的一项重要度量。同时,本文采用研发创新活动双向指标,即研发创新投入和专利、新产品的产出分别衡量,并对企业绩效进行了检验。经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资本中企业家与同行、金融机构、亲友及政府间进行的非生产性社交活动对于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会使得企业没有研发创新动力,但是会通过企业家的社交活动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促进作用,而且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也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检验发生官员更替时企业家管理劳动时间配置的变动,本文继续采用2002-2010年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与地方官员更替信息进行匹配。研究的结果发现,官员更替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企业家“外出联系生意、开会及公关、招待”等用于构建社会资本的时间配置,但对于企业家“日常经营管理”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地,从构建社会资本的经济成本角度来看,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企业用于公关招待和摊派的费用。本文的结论说明,短期来看,由官员更替导致的潜在政策不确定性确实会影响企业家的管理劳动时间配置与经费投资决策。然而从长期来看,官员更替可以给私营企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外部发展空间,对于私营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都是更加有利的。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家战略管理的相关研究,而且从官员更替的视角为企业家时间配置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私营企业如何摆脱“融资难”困境,通过采取非正式制度策略获取外部融资,进而用于研发创新项目等方面以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着重研究了企业家的管理劳动和行为模式,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配置和企业的经费配置来更好地维持、推进企业的发展。研究发现,企业家往往通过进行慈善捐赠、构建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方面的替代性策略,以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所有制歧视、制度环境不完善、政策不确定性等层层限制。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继而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对私营企业伸出“扶持之手”,促使其与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同行合作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体系,增进社会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政治环境、法律体系、信贷市场的完善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保障私营企业的合理权益和健康发展,为私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而且,私营企业家也不应该过分地关注对外部环境的政治操作,应该注重强化自身能力,不断自我创新、提升内在,再加以政府外部保护、社会资金支持,才能使得私营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