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痛风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证候、用药特点进行探讨,以进一步认识当代环境下痛风的规律性,为临床更好的对痛风进行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方法本课题针对2001年-2009年10年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痛风的住院病人(共412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总结:根据病历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生地、病程、发病年份、发病季节、合并疾病,关节症状、全身症状、舌脉情况、血尿酸情况、中医证型、方药频数等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具有规律性的分布特点。结果痛风患者的发病率男性远高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0-80岁之间最多,70岁之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人数增多,发病最小年龄为17岁。病人居住地以广东省最多,其次为湖南省、福建省、海南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等。在我院住院的痛风患者以2003年以后明显升高,2009年痛风住院病人最多,为95例(占23.1%)。痛风患者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春季较多。患者痛风病程在1年内195例(占47.3%),1年-10年为195例(占47.3%),10年以上病程者较少。发病诱因以无明显诱因、高嘌呤饮食、饮酒为主。痛风合并疾病比率为:合并高血压占36.2%,合并糖尿病占17.7%,合并血脂异常症占11.7%,合并冠心病占7.0%。分析患者的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尿酸高于正常值(>=430umol/L)共277例(占67.2%),正常值范围内(<430umol/L)共127例(占30.8%)。患者疼痛部位以跖趾关节为多,共238例(占57.8%),其次为踝关节、足背、膝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全身症状中睡眠不佳最为明显。患者舌象以舌质红苔黄腻最多,其次为舌淡苔薄黄为多,而舌质黯红、淡黯、黯等血瘀表现也有不少。中医证型湿热蕴结证为主195例(占47.3%),在肝肾亏虚基础上,合并其它证型如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为74例。各种类型的中药应用具有交叉性,比重以利水渗湿药最多,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祛风湿药、化湿药等。结论1.在我院住院的痛风患者以中年男性较多,有年轻化发病的趋势,患者住院时节以春季为多,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明显升高。2.广东地区发病较多,考虑其与地理、气候、饮食、人文等有关。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冠心病等疾病机率明显增多。3.关节症状表现以四肢末端关节红肿热痛为主,患者舌脉体现了湿热为主,后期伤及肝肾真阴,最后导致气滞血瘀的病机特点。4.中医证型主要是湿热蕴结证和肝肾亏虚合并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为主。5.我院治疗痛风的中医用药特点为:符合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用药,主要以利水、清热、祛湿为主,根据辨证加用补虚、活血化瘀、祛风湿、化湿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