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优良引发剂,可用于引发聚合多种高分子材料。其中电极和电解质液面之间的直流辉光放电维持了产生的等离子体,当两极间的电压足够高时,常规电解自动转化为辉光放电电解,从而不断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括H·、·OH、H2O2、eaq-、HO2·等高能粒子、紫外辐射和高能冲击波,进而扩散进入溶液中,可引发多种类型溶液化学反应。本论文共分为四章,详细讨论了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油溶性单体制备多种丙烯酸脂类聚合物,考察了树脂在有机污染物吸收方面的性质。第一章综述简单介绍了等离子体的特征和生成以及在化学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废水处理、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以及表面修饰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简述了吸油树脂的研究背景、吸油原理、影响吸油性能的因素以及对其前景的展望等。第二章用致孔剂改性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及其性能研究用致孔剂改性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制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并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热重分析(TGA)分别对产品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对放电参数、交联剂用量和致孔剂用量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所合成的产物,对四氯化碳、氯仿和二氯甲烷有较高的吸收。第三章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膨胀石墨物理改性的丙烯酸酯类高吸收树脂及性能研究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悬浮聚合反应制备了经膨胀石墨物理改性的丙烯酸酯类高吸收树脂(膨胀石墨物理改性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对放电参数、膨胀石墨用量、吸收选择性,吸收速率以及树脂的吸收动力学和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了详细考察,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产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第四章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高吸油树脂及其性能研究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悬浮聚合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对放电参数、温度、水油比、单体比例、吸收选择性和吸收速率进行了详细考察,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分别对产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所合成产物对四氯化碳、氯仿和二氯甲烷有较高的吸收,其吸附率分别是128.1g/g、134.4g/g和145.8g/g,同时对苯、甲苯和二甲苯也有较好的吸收,分别是95.6g/g、71.3g/g和69.2g/g。
其他文献
<正> 2003年12月20日至2004年4月25日,故宫博物院在绘画馆(保和殿西庑)举办为期4个月的大型画展——“清代宫廷画谱展”,共陈列清代康熙至光绪朝的7部重要画谱——《海错画谱
为了了解大电网末端风电机组故障穿越特性,文中分析了高渗透率风力发电大电网末端电网特性及风机运行特性。结合相应的检测标准及要求,探讨了大电网末端风电并网出现的故障特
<正>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近日发布消息称,该院王野教授、程俊教授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邓德会课题组在甲醇C—C偶联直接制乙二醇的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
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现象。文章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分析出发,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信息"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利益"是
<正>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公民素质日渐提高,学前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健康稳定发展和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紧密相连。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幼儿
近年来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发展较快,此次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对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包括灌
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主要类型以及几种常用品种,还详细阐述了影响增白效果的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最后预测了荧光增白剂的发展。
问题思维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认为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分析了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培养研究生问题思维的方式方法,并特别强调了教师在这
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韩国东西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共同开设的跨国远程教育课程的背景、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与运营管理、创新精神与
本论文利用常规水溶液合成法,选用偏钨酸多阴离子[H2W12O40]6-(简写为W12),四种稀土硝酸盐(Ce(NO3)3·6H2O, Pr(NO3)3·6H2O, Nd(NO3)3·6H2O, Sm(NO3)3·6H2O)和2-吡嗪羧酸(2-pyrazine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