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措施是WTO允许成员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产业的例外规则,同反倾销、反补贴一起构成了三大国际贸易救济措施。保障措施是指当进口急剧增长,并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进口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种进口限制措施。在过去几十年里,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方和后来的WTO成员较多地使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而很少使用保障措施这一贸易救济措施,这就使得人们不十分了解,也很少关注保障措施。但近几年,WTO成员运用保障措施日益频繁,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是容易受到损害的国家之一,特别是由于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规定了其他成员可以针对中国产品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从而使中国产品的出口更容易受到其他WTO成员的保障措施调查。所以,研究如何利用保障措施制度保护我国国内产业、如何防止和补救外国的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撰写本文,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剖析保障措施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以及缺陷等,从而为中国保障措施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保障措施制度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并指出了保障措施制度存在的缺陷,从而加深了对保障措施制度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并为在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保障措施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述了保障措施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保障措施实施的经济效应。
保障措施实质上是一种保护性贸易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本国产业受到损害。保障措施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源于保护贸易理论,因此笔者从保护贸易理论上挖掘了保障措施的意义,并阐述了针对保障措施的其他观点,从而更深刻地说明保障措施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但是,通过对保障措施实施的经济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实施保障措施会致使国家整体福利,尤其是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因此,实施保障措施要特别注意实施的程度。适度保护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调整,过度保护就是保护落后,不利于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保障措施的几个重点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保障措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各项条款规定,并阐述了保障措施实施的部分经济、政治因素。
第四部分是中国保障措施制度的完善。该部分分析了中国保障措施的立法和实践情况,以及外国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特别保障措施。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保障措施制度建设的政策构想。
笔者认为,在中国的保障措施运用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掌握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度,适度实施保障措施;第二,充分利用WTO保障措施的规则;第三,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笔者参阅了有关的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资料,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规定,保障措施争端的案例和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方面的相关资料,从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角度对保障措施制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在最后部分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运用保障措施时应坚持的政策:一方面要对进口产品合理实施保障措施,以保护我国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争取时机;另一方面要有效应对针对我国产品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快速有效的保障措施应对机制,希望这些建议对我国在实践中合理有效运用保障措施能够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