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首次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目标是在欧洲范围内统一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到2010年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在这个区域内实现学位证书互认,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历时十年,博洛尼亚进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2010年并不是博洛尼亚进程的终结,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还未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欧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跨国办学、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等。从1999年29国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10年维也纳布达佩斯会议召开,博洛尼亚进程已经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维也纳布达佩斯会议提出建立一个更加平等、高效、合作的一体化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以增进更多的国家地区的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一体化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本论文引入全球化理论,分析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区形成的背景并回顾了进程的发展,深入剖析进程的特点;以德国、捷克为例,通过两国在进程中的改革措施,透视其遇到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与阻力的原因。中国高等教育与欧洲高等教育有许多共同点:中欧高等教育都是国家主导,以国办教育为主,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公立高校,私立高校占极小比重,政府具有很大的支配权;中欧高等教育共同处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下,面临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博洛尼亚进程十几年来对欧洲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构建通用性与灵活性并存的高等教育学制框架;实行学分转换制度为学生创造更便捷的受教育机会;建立质量监管认证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