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是一门关于翻译理论和现象的新学科。从本质上说是跨语言、跨学科的。它同各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如语言学、交际学、哲学、文化学等。西方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发展尤其显著。纵观西方的翻译理论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综合学派。
在维也纳大学翻译传译学系任教的玛丽·斯内尔.霍尔比在她的《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借鉴吸收语言学派和文学派翻译理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提出建立翻译研究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见解,并运用格式塔整体理论及场景.框架语义学等理论倡导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斯内尔.霍尔比认为翻译研究的对象不应局限于文学文本,还应包括一般语言文本和特殊语言文本。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由其任务所决定,翻译研究旨在寻找翻译的共性,揭示翻译活动的客观和内在规律,也即超越国界的普遍规律。斯内尔.霍恩比把自己的观点归纳为四条:翻译学不是任何其它学科的派生物或分支学科(不管是应用语言学还是比较文学),而是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语言学研究正由微观向宏观拓展,而翻译分析则应走相反的路,由上到下,由宏观到微观;翻译研究以前的分类过于呆板,充满了二项式对立,这种学究式的观点对充满了微妙区别的名种翻译实践丝毫无补,宜把类型改为原型,采取模糊边界,二项式对立也改为连续统;传统的语言和翻译研究方法只深入研究孤立现象,其实翻译关心的是整个关系网络,个别项目只有放到更大的语言文化背景中才能了解。
斯内尔.霍恩比的文本类型与翻译标准示意图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型模式划分了为翻译目的服务的文本类型。这种分类以及其中涉及的各个概念、标准、方法等之间的关系都是渐变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刻板严格的界限,因此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没有划任何界限,有些概念还位于两个大类之间。最高一层是翻译的三个领域:文学、一般语言和特殊用途语言翻译,这三个翻译领域下面是三大类文本的原型分类:文学文本、一般语言作品以及特殊用途语言文本,第三层表示这三大类翻译所涉及的非语言学科知识,第四层列出的是制约翻译过程的各个方面和翻译标准,例如源语、译语、精确度,第五层涉及与翻译有关的语言学各学科,最后一层是韵律及语音效果问题。随着语篇语言学的发展和翻译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本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对译者来说,文本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还具有交际功能,是植根于特定情景下的单位,是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一部分。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也是文化转换,不仅仅是解码过程也是交际行为。斯内尔.霍恩比客观地分析各种翻译理论,博取众长,并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文本在文化语境中的作用,将其它学科有价值的原理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来,提出了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引发我们对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审视与思考。本文拟就斯内尔-霍恩比的文本原型为框架,探讨各类文本的英汉互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