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硫甲基吡唑嘧啶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HIV活性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2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感染后导致的疾病,可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其病毒通过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逐渐崩溃,引发感染而死亡。HIV病毒通过受体识别与膜融合、逆转录、整合、转录和翻译、病毒组装与成熟释放等过程,实现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阻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传播。通过抑制HIV病毒的逆转录过程是阻止病毒进一步复制、破坏免疫系统的有效途径,HIV逆转录酶因在催化病毒RNA向DNA转化的关键作用而成为抗艾滋病药物设计的一个重要靶标。本课题组前期设计合成了高效非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DB02,但其抗耐药性以及口服利用度较差。本文基于DB02作用机理分析,采用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体策略,用吡唑环替换DB02的C-2侧链乙酰基药效团,以增强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力,改善此类化合物的抗耐药性质,吡唑环作为弱酸性基团的引入,可以改善此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而且成盐后溶解度进一步增加;通过上述的分子设计策略以期获得高效、低毒、口服利用度良好以及抗耐药性的新型抗HIV药物。本论文采用Clay法合成β-酮酯,β-酮酯与硫脲在醇钠催化下缩合关环得到2-硫嘧啶酮,2-硫嘧啶酮与中间体3-(溴甲基)吡唑、3-(溴甲基)-4-氯吡唑类衍生物在K2CO3、DMF条件下经硫烷基化反应得到2-硫甲基吡唑嘧啶酮类目标化合物;中间体3-(溴甲基)吡唑、3-(溴甲基)-4-氯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为:以各种取代甲基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酮酯,酮酯再与水合肼缩合成环得到中间体吡唑酯衍生物,然后经过NCS氯代得到中间体4-氯吡唑酯衍生物,中间体吡唑酯、4-氯吡唑酯衍生物经过LiAlH4还原得到中间体吡唑醇、4-氯吡唑醇衍生物,最后经溴代得到最终中间体。运用此类方法通过9-10步共合成得到了34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1H NMR和13C NMR表征,部分化合物进行了HRMS和IR表征。我们对本论文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和致细胞病变抑制实验(CPE)。其测试结果表明:34个化合物中有7个化合物(I02、I10、I13、I15、I16、I22、I25)体外对C8166细胞毒性较低,其CC50>200μM,其中9个化合物(I01、I07-I10、I14、I17、I23、I25)的体外抗HIV-1活性较强,治疗指数(TI)>3000;其余化合物显示出中等的体外抗HIV-1活性,TI在503000。34个化合物的EC50值为0.0030μM0.7678μM;其中I01、I17两个样品的EC50分别为0.0068±0.0017μM、0.0038±0.0011μM。对初步筛选有较强活性的化合物I17作了进一步的抗耐药性、酶抑制率测试;结果表明:在5μM时,I17对体外逆转录酶的抑制率为73.42%;I17对耐药菌株的EC50值普遍在nM级;显示较为理想的抗耐药性与专一性。同时,我们对I17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其口服利用度口服利用率:10.4±2.79%,药物清除率(CL/F):3.83±1.01L/hr/kg;半衰期(T1/2):2.50±1.63hr,该化合物显示了基本的口服利用度、代谢稳定性和较为有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作为新药研发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香蕉是当前全球产量较高的水果之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生产国,香蕉产量与需求量持续增加,香蕉产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是,我国香蕉产业的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不同特征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方法]分析2017
榆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食叶害虫的暴发严重影响榆树的正常生长,而昆虫抗药性的广泛存在严重限制化学防治的效果。昆虫肠道微生物可以对宿主的生长、繁殖、行为及
农业径流磷浓度相对其他污水一般较低,在其去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磷吸附驱动力低、吸附剂回收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对磷酸盐具有高吸附容量和高选
对苯醌和对苯二酚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对,常用于研究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对苯醌在电极表面进行还原反应时接受了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生成对苯二酚。在非缓冲的溶液里电化学还原对苯醌过程中,当质子供体耗尽以后,电极表面附近的质子浓度迅速减小,即pH值急剧增高,导致对苯醌的还原电位快速减小、新峰生成。新峰的峰高与质子供体的浓度成正比关系,而峰电位则是由质子供体的pK_a所决定的。我们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GDP高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生态问题。尤其在水生态环境方面,我国付出了巨大代价。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污染现象日益频发、
本文采用风洞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尾流喷射对大幅横向振荡柱体尾流控制的影响。通过烟线流动显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寻找2S,2P和P+S三种典型涡脱落模式,通过高速照相
3-氨基六氢吡咯-[2,3-b]-并吲哚啉作为一类吲哚生物碱的核心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如Psychotriasine生物碱。Psychotriasine生物碱是在2010年我国科学家从
随着现代电力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输电线路由于距离长、沿线环境复杂多变,故障概率高,一旦发生故障,故障点很难查找
结构在其复杂的服役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出现局部损伤,如框架结构的节点损伤,梁上裂纹损伤和桥梁拉索损伤等。这些局部损伤对结构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