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与HLA等位基因DQA1*0301、DR9的相关性;并观察碘营养状况对AITDs发病的影响。 方法:对133例AITDs患者,包括Graves病(GD)90例(男22例,女68例,平均年龄33.3±13.0岁)和桥本甲状腺炎(HT)43例(男3例,女40例,平均年龄38.2±15.1岁),及60例健康对照(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2.6±12.0岁),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分析(PCR-SSP)技术,扩增HLA等位基因DQA1*0301、DR9的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为199 bp、236 bp),分析比较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表达频率的差异(卡方检验)。采用ELISA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甲状腺激素和TGAb、TPOAb。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国标法)测定尿碘,计算不同人群的尿碘中位数(M),用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AITDs(GD和HT)患者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ITDs组P<0.001,OR=2.99;GD组P<0.01,OR=2.79;HT组P<0.01,OR=3.47),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仅在女性患者组显著增高(AITDs和GD女性组P<0.001; HT女性组P<0.01)。DR9等位基因频率三组患者与对<WP=5>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仅HT女性组DR9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女性组(P<0.05,OR=3.90)。DQA1*0301(+)/DR9(+)出现频率,女性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女性组(GD女性组P<0.05;AITDs和HT女性组P<0.01)。山东沿海地区GD、HT患者尿碘浓度M分别为347.1μg/L、321.7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4.5μg/L)(P <0.05);尿碘浓度高于300μg/L的患者分别占55.6%和55.8%,其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分别为P <0.001,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尿碘浓度对数、DQA1*0301等位基因均为GD、HT发病的危险因素(GD组P分别为:0.02、0.005、 <0.001;HT组P分别为:<0.001、0.02、0.001);DQA1*0301(+)的GD、HT患者与DQA1*0301(+)的对照组比较,前两者尿碘浓度较高,但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而DQA1*0301(-)的GD、HT患者与DQA1*0301(-)的对照组比较,前两者尿碘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 <0.01、P <0.05);DR9等位基因和女性HT患者的尿碘情况结合分析,也有同样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GD和HT两组间的上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HLA-DQA1*0301等位基因是山东沿海地区AITDs(GD和HT)女性患者的易感基因;HLA-DR9等位基因可能仅是该地区HT女性患者的易感基因;该地区多数GD、HT患者的碘摄入量偏高,是诱导GD、HT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性别、碘摄入量、DQA1*0301等位基因均为GD、HT发病的危险因素,碘和易感HLA等位基因对GD、HT的发病有正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