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经济是产生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泡沫一旦破灭,就势必影响到金融安全,经济危机就有可能随之而来。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股市泡沫是诱发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不断膨胀的股市泡沫是出现泡沫经济的先兆。因而分析股市泡沫的成因以及动态演变过程,研究股市泡沫对经济的影响,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保持股市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是当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对于这一领域的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股票市场泡沫;其产生原因、发展的机制是什么?怎样准确地测度和检验它?其对金融安全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如何等方面仍未达成一致的看法,甚至泡沫的定义至今仍存在争议。而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而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泡沫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泡沫破灭后所造成的危害而展开,文章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的研究较少见。至于对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可以从泡沫经济的研究中零星的见到,总体来说,还不成体系。尤其是,国外近年来泡沫研究中涌现的新问题、新方法介绍到国内来的还很有限。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分八章对股票市场泡沫进行系统的研究。 全文基本思路是:首先界定什么是股票市场的泡沫;从市场的内在机制看,股票市场为什么容易产生泡沫;接下来,按照股票市场泡沫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首先在传统的理性预期框架下,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探讨泡沫的存在性、泡沫的类型以及泡沫对金融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传统理论对泡沫现象的解释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我们放松传统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在非均衡的框架下,探讨了投机性泡沫的形成机理。随后,我们探讨如何有效的测量和检验泡沫,以便有效地控制股市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最后,利用上述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进行研究。 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历史上著名的股票市场泡沫事件。随后,对股票市场泡沫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从市场内部机制出发探讨了投机与泡沫之间的关系,结论是:股票市场的投机活股票市场泡沫研究动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会存在投机性泡沫。该结论是全文研究的前提条件与假设基础。 第二章: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下,建立了股票市场的价格模型,然后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出理性泡沫解,并对理性泡沫进行分类研究。最后,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探讨了泡沫存在的一般性条件。 第三章:从一般均衡角度出发,对理性泡沫的存在条件以及泡沫与经济动态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DIAMOND的代际更迭模型,我们得出:经济动态无效率是理性泡沫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泡沫具有提高经济体动态效率的潜力。因为它们可以阻止经济体不进行资本的积累,这样做会增加每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接着,我们引入股票资产的回报以及实体资本的回报存在不确定性,那么泡沫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在于:投资者对于泡沫持续的信心以及对实体资本未来回报的预期。如果人们对于泡沫持续的信心很高并且对实物资本未来的回报变得很悲观,那么理性泡沫会是可持续的。 第四章:利用噪音投资者模型来解释投机性泡沫现象。首先讨论了在内在价值不变下,噪音投资者模型的一种动态扩展。在这个模型中泡沫的出现只与噪音投资者的行为有关.接着,引入内在价值是可变的。在内在价值可变的多时期模型中,噪音投资者的行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与内在价值的变化无关,具有持久性;第二个部分与内在价值的变化有关,具有短暂性。第一部分具体是指噪音投资者对股息未来的变化(与内在价值的近期变化相独立)无任何实质依据的牛市情绪。牛市情绪的变化是缓慢而持久地,并且服从随机游走。第二部分是指噪音投资者对最近的股息冲击平均值的过度反应。这会导致噪音投资者牛市情绪或者熊市情绪的波动,结果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由第一个部分造成的泡沫具有持续性,其增长是缓慢的;而第二个部分造成的泡沫,其特点是快速增长,但经常会走向崩溃并出现均值反转,从而有可能带来较大的股市风险,危及金融的安全。如果第一部分占主导,并且噪音投资者的牛市情绪是稳定的,那么价格就不会出现均值反转并且泡沫是可持续的。 第五章:从投资者行为的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投机性泡沫的形成机制。首先利用模仿传染模型研究了从众行为与投机性泡沫的关系,结论是:股票市场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无论内在价值是固定不变的,还是随机变化的,只要存在从众行为,市场价格就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而且市场上的从众行为程度越高,市场价格泡沫也就越大,风险也越高,越有可能危及金融安全。接着将从众行为与市场操纵结合起来,建立了市场操纵者和市场追随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市场操纵与博弈行为对股票市场泡沫的影响。 ll、内容提要 第六章:根据股票估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