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变特性是软岩的一项重要的力学性质,尤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表灾害显现具有滞后性,具有时间效应,表现为蠕变特性;而开采导致煤层覆岩产生裂隙,当雨天地表积蓄水之后,雨水便会渗透进煤层中,导致煤的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导致地表塌陷、巨洞或滑坡事故。故进行煤峰前峰后的蠕变-渗流耦合规律试验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应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煤峰前峰后的蠕变-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其内容为:1、自主研发三轴蠕变-渗流试验系统,包括:加载系统,稳压系统、监测系统、密封系统;其中加载系统采用手动水泵进行人工加压;稳压系统采用稳压罐来保证试验过程中压力的稳定;监测系统采用千分表和电阻应变仪两种方式对试件的变形进行观测,采用密闭式量筒对渗流量进行测量;密封系统采用直径80mm的热缩管和密封圈对试件进行密封;2、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法,在峰前的试验当中,首先测量煤体的初始渗流量和逐级加载压力时的瞬时变形,之后测量煤在当前应力级别下12小时内的蠕变量和渗流量,最后拟合出试件的变形量、渗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出试件峰前的裂纹扩展情况及蠕变-渗流特性规律,得出在轴压和围压固定时,随着孔隙水压的增大,渗流量也不断的增大,并且随着孔隙水压的增大,试件的蠕变量也增大的规律;并对试验结果采用高斯拟合公式得出峰前蠕变-渗流耦合方程:3、在峰后的试验当中,将试件逐级加载至破坏,为了更好的观察峰后的围压、轴压的变化,在破坏之后将轴压加载至20MPa,进行24小时的试验,记录试验过程当中渗流量、轴向变形、轴压、围压的变化并拟合曲线,分析出试件峰后的裂纹扩展情况、应力松弛规律以及蠕变-渗流特性规律,得出试件破坏后随着轴压逐渐松弛,轴向蠕变速率逐渐减缓,渗流量逐渐降低,围压增大并逐渐趋于平缓的规律;并对试验结果采用高斯拟合公式得出峰后蠕变-渗流耦合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