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分工的演进,价值链分工在全球生产网络组织形式上越来越表现为以国别、区域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在“片段化”的价值链上承担特定工序生产,再通过世界贸易网络实现所生产商品的价值增值。当前全球分工进程延伸了价值链涵盖的全球范围,缩短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准入“门槛”,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分工提供了机遇。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 Mekong Subregion,简称GMS)成员地区均属于发展中国家,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近五年来GMS地区成为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热点地区,同时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当前GMS地区也成为我国重大对外战略交汇地,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关键节点。然而,GMS地区仍存在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素流通不均衡等问题。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如何结合资源、要素、外资等条件,利用产品生产工序不断分解和中间产品跨境流动的趋势,从制造业的特定价值区段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是GMS地区促进产业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综合借鉴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共同演化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兼顾“宏观—中观—微观”与“嵌入—识别—演化”两条路径,将全球生产网络划分为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以体现价值链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嵌套性、模块性和循环性特征的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演化分析框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为研究GMS地区制造业嵌入的演化路径,本文实证分析包含三个递进的部分:首先,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全球180个国家及地区的86类制造业商品,通过各国不同商品之间的贸易联系,构建2000年与2014年两个时点的全球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网络,以刻画GMS地区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关联形态。其次,采用实地调研分析法,面向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的20类制造行业共收回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问卷中生产、销售、研发和投资关联情况,识别GMS地区制造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关联机制。最后,运用Agent建模与仿真方法,结合已刻画出的网络关联形态和识别出的网络关联机制分别建立初始演化网络和设置演化规则,在此基础上模拟12年GMS地区制造企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化路径。综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几方面的结论:(1)价值链分工下GMS地区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关联形态一是嵌入价值区段增值能力相对较弱,当前GMS地区制造业嵌入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全球生产网络。二是嵌入等级差异较大,其中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属于嵌入度较高的等级一;柬埔寨和缅甸属于嵌入度中等的等级二;老挝属于嵌入度较低的等级三。三是嵌入子群逐渐分散,GMS地区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的子群网络呈分散趋势,GMS各成员之间关联性逐渐弱化,但各自所嵌入子群网络的中心性与稳定性均不断提升。(2)价值链分工下GMS地区制造行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关联机制一是整体上GMS地区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与全球生产网络已形成一定程度的物质、知识、资金及人员的流动关联。二是分企业属性看,GMS地区三类制造行业外资企业关联机制的产生主要是从母国引入生产设备、中间原料、制造技术和中高层员工,并将产品出口至全球其他国家,外资企业的投资更为注重东道国的政策与区位。而GMS地区三类制造行业本土企业关联机制的形成是通过从国外购买设备、技术模仿、人员交流、代工或贴牌生产等途径,本土企业投资更为关注原材料和技术的获取。三是分嵌入等级看,GMS地区等级一至等级三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生产关联上对国外设备、中间品和员工依赖性逐渐增强;销售关联上以代工或贴牌出口产品比重逐步增加;研发关联上以模仿或直接购买的方式不断增多;投资关联上要素成本与政府政策的关注度逐渐上升。(3)价值链分工下GMS地区制造企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化路径一是GMS地区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嵌入的演化路径表现为初始网络已形成模块自身内部连接的强化趋势,这一趋势短期内体现为GMS地区嵌入度由高到低为等级一至等级三的格局维持不变;中长期体现为嵌入全球层级由次中心逐步向中心转移,且呈现出等级较高地区本土企业嵌入的演化进程较快,等级较低地区外资企业嵌入的演化进程较快。二是GMS地区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嵌入的演化路径表现出“马太效应”,短期内初始嵌入格局维持不变;中长期体现为嵌入全球层级持续围绕中心、次中心层级进行强化,且强化速率外资企业快于本土企业。三是GMS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嵌入的演化路径呈现为初始网络已形成模块自身内部和相互之间连接的强化趋势,这一趋势短期内体现为初始嵌入格局维持不变;中长期体现为嵌入全球层级由单层级模块向多层级模块转变,且变化速率本土企业快于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