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众多,在临床上,不同的针灸方法取效的快慢和效果大小各不相同,功能恢复的速度快慢及针灸效果的大小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分期之后如何合理的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或者结合推拿方法,则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本课题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及Signe Brunnstrom提出的中风偏瘫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六个阶段的特殊病理过程,将中风偏瘫分为四个分期,灵活采用针刺、放血、点穴推拿以及火针等治疗方法对不同分期的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 一、目的: 观察在分期的前提下,综合运用针刺、放血、点穴推拿以及火针等治疗方法对不同分期的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方法: 选择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期治疗组40例,传统针刺组40例。治疗组根据不同分期,结合不同的针刺手法及选穴,综合运用毫针、火针以及刺络放血等方法进行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连续治疗6个疗程。 ①第一期(中风软瘫期):采用以“醒脑开窍法”结合张氏“手三针”(穴位:后溪、中渚、间谷(奇穴,为合谷穴与三间穴连线中点))和张氏“足三针”(穴位:足临泣、太冲、内庭)为主,针刺关节处穴位为辅进行治疗; ②第二期(中风痉挛期):以“靳三针”(脑三针、颞三针、舌三针、手三针、足三针)和张氏“手、足三针”为主,辅以火针点刺穴位、肌肉、关节痉挛处穴位及阿是穴,针后拔罐; ③第三期(中风恢复期):以张显臣老师的“手三针”“足三针”进行动针治疗,辅以点穴推拿松解痉挛的肌肉,十宣、气端放血以调血运; ④第四期(中风后遗症期):以“井穴大接经”针刺疗法为指导(阴证从阴引阳,即从手太阴肺经少商穴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大敦穴结束;阳证从阳引阴,即从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开始,至手太阳小肠经结束),放血与针刺并举,辅以常规体针治疗。 对照组不对患者进行中风分期,均采用“醒脑开窍法”结合“靳三针”(脑三针、颞三针、舌三针、手三针、足三针)为主进行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连续治疗6个疗程。 三、结果: 从中风肢体偏瘫改善情况看,传统针刺组及分期治疗组均能取得明显进步,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而从传统针刺与分期治疗对于改善肢体偏瘫功能的对比来看,对中风患者进行运动功能FM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示分期治疗组均优于传统针刺组,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四、结论: 分期治疗法及传统针刺法均能有效的提高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分期治疗法优于传统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