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流动商贩作为城市化的伴生之物,占道经营也绝不是个别城市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普陀区随着城管执法的不断深入,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全面推行,城管执法机构为普陀区的城区环境美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因为多种因素,城管执法目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城管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纠纷仍然层出不穷。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调研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上海市普陀区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治理现状,产生根源在于流动商贩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类人群,生存压力巨大;普陀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商品供应还无法满足城市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偏好的消费需要;合法经营成本过高、手续繁杂。在治理中上存在的几个问题为迎世博百日测评压力过大、政府职能定位错误、治理者对摊贩的认识有偏差、城管部门执法的法律依据不足、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和执法手段单一化以及城管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为缺少监督。本文借鉴了合肥、广州、乌鲁木齐,以及印度、新加坡、韩国和泰国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治理经验,认为要解决城管与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减少普陀区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现象,政府部门要科学地体现便民利民原则、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城管执法部门作为监管主体要健全城管执法保障机制并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在治理方式方法上要创新思路,实行分类分区管理、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提高商贩劳动职业技能以及发挥居民社区服务功能。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界定了普陀区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定义,介绍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情况和治理现状,分析了产生的根源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时效性角度和城市管理者对流动商贩的容忍程度角度介绍了国内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治理的模式,对亚洲其他国家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模式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从目标理念、监管主体和方式方法三个层面对上海市普陀区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