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概念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综合,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概念的形成能够将个体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能够调节个体行为,具有个体行为的动机功能和意志功能。自我概念的形成除了受遗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之外,也受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研究取向上也存在各自显著的特点。既然自我概念更多的含有文化成分,来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从小受藏族文化的影响,强调行善修好、慈悲无争、博爱,以及藏族在宽阔的无拘无束的高原生活,使藏族学生形成了粗犷、不受拘束、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这些使得与汉族一起生活、学习的藏族中学生有高自尊、低孤独感,也使他们的自我概念结构发生了不同。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生活作出的整体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对生活满意度,也就是总体生活质量的判断和认识,也包括对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体验和感受程度。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总体上的满意度的判断指标以及对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总的来说,主观幸福感是由个体对生活的满意感、积极情感的感知程度和消极情感的缺乏程度所构成的。当一个人越能对自己的整体生活感到满意,更多的体验到积极情感,并且更少的体验到消极情感的时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强。因此,主观幸福感是全面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满意水平的指标。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个体对其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考虑到藏文化的背景和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的独特性,非常有必要考察受藏文化传统和内地环境双重影响下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另外,突破已有单一使用外显测量的研究范式,本研究拟采用外显测量和内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探讨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目标是: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考察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1)从外显测验和内隐社会认知角度探讨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的结构;(2)从外显测验和内隐社会认知角度探讨内地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探讨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包括内隐自我概念和外显自我概念两个层面;(2)内地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包括内隐主观幸福感和外显主观幸福感两个层面;(3)内地藏族学生的自我概念不受性别和生源地对的影响,受来内地生活时间长短的影响;(4)内地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受性别的影响,受生源地和来内地生活时间长短的影响;(5)对于在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外显自我概念预测外显主观幸福感,内隐自我概念不能预测内隐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