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蓝铁石结晶法作为污水污泥中回收磷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回收产物蓝铁石与污泥分离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探究了四方纤铁矿(Akaganeite,A)、针铁矿(Geothite,G)、赤铁矿(Hematite,H)三种不同铁氧化物铁还原性能的差异。基于铁球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以铁芯小球为基体在其表面原位包覆铁还原效果较优的铁氧化物并生成蓝铁石,最后通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铁石结晶法作为污水污泥中回收磷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回收产物蓝铁石与污泥分离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探究了四方纤铁矿(Akaganeite,A)、针铁矿(Geothite,G)、赤铁矿(Hematite,H)三种不同铁氧化物铁还原性能的差异。基于铁球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以铁芯小球为基体在其表面原位包覆铁还原效果较优的铁氧化物并生成蓝铁石,最后通过磁性回收法实现蓝铁石廉价高效的直接回收。以污水作为微生物接种源,以A、G、H三种铁氧化物为电子受体,结合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末期产物的表征,发现A的平均异化铁还原速率分别比G和H高67%和200%,对应蓝铁石生成率分别高64%和188%,群落分析结果表明Geobacter逐渐成为体系内代表性异化金属还原菌。以Geobacter sulfurreducens为接种源,选用A、G、H三种铁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解析了基于溶解重结晶机制的蓝铁石合成过程中铁氧化物理化性质与矿物解离及异化铁还原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A的平均异化铁还原速率分别比G和H高2.35和2.8倍,对应蓝铁石生成率分别高2.67和4.4倍。相比污水微生物体系,A在G.sulfurreducens体系的铁还原优势更为明显。矿物溶解度分别与氧化还原电位呈显著的正相关(r=1,P<0.01),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P<0.05)。重结晶过程中相关性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对异化铁还原效率和磷矿化的影响程度更大,综上,氧化还原电位是溶解重结晶机制介导的铁氧化物矿化蓝铁石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基于A在异化铁还原体系的优异性能,通过在生铁球表面滴加稀盐酸的方法制备了 A矿物包覆型小铁球,进而在污水体系完成异化铁还原进程并在其表面生成蓝铁石,利用0.32T的磁场实现了蓝铁石的磁性回收。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铁球表面矿化合成蓝铁石并进行磁性回收的成本是1.085元/mM蓝铁石,相比于投加铁盐矿化离心回收(13.929元/mM蓝铁石),其成本下降了 92%,这一结果表明通过铁芯小球表面氧化还原结合磁性分离回收蓝铁石具有更显著的成本优势。本研究强化了铁氧化物晶型、理化特征与微生物异化金属还原相关性的理论认识,为铁芯小球包覆铁氧化物的蓝铁石合成及磁性回收提供了应用基础。
其他文献
在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针对有机胺溶液在碳捕集过程中存在的高能耗和降解问题,电化学介导胺再生(EMAR)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捕集技术,原理是利用Cu(Ⅱ)和吸收剂之间的络合实现二氧化碳(CO2)的释放。使用吸收解吸实验装置,测量了9种吸收剂的CO2吸收解吸性能。发现伯、仲胺溶液相对叔胺拥有更好的吸收性能,但在传统热解吸方法下再生效率不高,具有很大的
柔性生物膜载体常作为填料悬挂于生态浮床等构筑物下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表面。目前柔性生物膜载体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研究集中在载体类型和悬挂密度等方面。本论文在柔性载体优选基础上,通过改变载体悬挂方式(如螺旋式悬挂)提高载体上与水质净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达到提升水质净化效果的目的。此外,水生植物根系对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是调控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论文研究柔性载体的悬挂方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典型的化学污染物。当前,生产、生活中VOCs的大量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成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众多VOCs控制技术中,吸附法由于节能、高效、工艺成熟已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吸附剂的类型和性质是吸附技术的关键。近年来新兴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且易于功能化,是一种有潜力的VOCs吸附剂。然而,多数MOFs含有重金属
生物质资源是目前最有应用价值的可再生碳源,具有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势。γ-戊内酯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研究者广泛研究。γ-戊内酯可以作为溶剂、燃料、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产物等等。根据文献报道,高效的催化剂需要具有酸性和加氢活性。因此,我们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硫化物催化剂用于乙酰丙酸乙酯催化转移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研究。论文首先制备了负载在不同载体上钼基硫化物催化剂,结果表明MoS2/AC
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的自来水厂采用的消毒工艺多为氯化消毒和氯胺消毒等,在这类消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经过研究发现,使用氯化消毒通常会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氯胺消毒则会产生含氮类消毒副产物,其中以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最为典型,为了有效的降低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D
为解决厌氧消化污泥的处置问题,将污泥热解制备成生物炭,将其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地表水农药污染治理。在500、600、700℃下热解制备污泥生物炭,解析热解温度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揭示污泥生物炭吸附单溶质三环唑和二氯苯氧基乙酸(2,4-D)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探究污泥生物炭同步吸附三环唑和2,4-D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其竞争吸附机制。研究成果对解决地表水农药污染问题与污泥资源化利用有重要意义。在500、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引发高度关注,废塑料是其主要成分,包括25%的聚氯乙烯(PVC)和11%的聚乙烯(PE)等。等离子体气化作为新型危废处理手段,近几年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处理废塑料时添加生物质成分,有望提高燃气品质,且降低环境风险。但由于原料含有氯,难以避免氯腐蚀问题,对设备运行造成威胁。本文以废塑料PVC和PE模拟医疗垃圾、木屑为原料开展等离子体气化试验研究,结合单因素影响评价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工业过程如皮革鞣制、电镀、印染等工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六价铬Cr(VI),不达标排放将对周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铬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我国铬铁矿储备有限,绝大部分的铬来源依靠进口。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方法并探讨铬资源的回收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反硝化生物膜系统为对象,采用批式试验考察了不同初始浓度Cr(Ⅵ)、NO3--N、NO2--N对反硝化生物膜系统去除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迫切需要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水资源的政策措施,但由于传统水资源理念的认知局限,导致相关管理措施大多集中在行政和财税政策上,而以认证、评价等国际通行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化机制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国家科技部设置了重点研发项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