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教育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那么教育质量也主要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时间投入是学生投入的重要环节。加强对时间的管理,是当代大学生需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本研究基于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立足于目前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情况不容乐观的事实,以H大学本科生为例,从性别、年级、学科三个维度对H大学本科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为提高本科生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及对策建议。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H大学自主研发的“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简称SSLD)问卷为依托,收集数据资料,再结合文献阅读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在本次调查中,结合本文研究主题,最终有效问卷为11820份。通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21.0分析工具,以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H大学本科生时间管理的整体情况,从数据结果来看较好,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首先以学业投入为主,但从教育价值角度来说,情况不容乐观,在四种学生类型中低时间价值感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2)在性别维度,H大学本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产生部分趋同现象,主要体现在学习活动上并无显著差异。(3)在年级维度上,本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有显著差异,课内学习上随年级增加而减少,而课外学习随年级增加而增加。(4)在学科维度上,本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理学、工学、医学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投入较高,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恰好相反,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投入最少,在休闲活动和课外拓展性活动上的时间投入相对其他学科较多。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本科生时间管理行为的多元化是一种群体现象,表明学生能自主地规划大学生活,且个体差异的存在也是属于合理现象,但这一群体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思考。学校规制性的学习时间越多,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就越少,同时,无论是大三年级学生的”倦怠现象“,还是人文学科类学生的低学习时间投入,都说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弱直接决定着时间投入的高低。究其原因,除了内因,外在环境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本文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学校要不断加强政策及环境建设;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学生要端正时间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当然,要改善现状,实现更高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