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2005年“2·19讲话”中正式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来,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现阶段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比较全面地阐释了我国转型期社会建设基本内涵、特征和意义,着重从价值理念、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我国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一是归纳和界定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二是概括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四个特征,即综合性、倾向性、社会性和长期性。三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转型期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转型期社会建设的首要原则,维护公平正义是转型期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是转型期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些价值取向贯穿于转型期社会建设的始终,是社会建设的灵魂。?第三章论述了转型期社会结构建设。社会结构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和发展最重要的过程。社会结构状况既是社会转型程度的反映,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转型期处于激烈的重新分化和整合过程中。社会结构问题是导致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推进社会建设,要求建立合理、均衡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建设,是现阶段优化社会结构的重点和难点。?第四章论述了转型期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在中国语境下,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社会组织既是联结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与纽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善治、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法制体系,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社会组织的自身素质,创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社会组织发展新空间。?第五章论述了转型期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在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大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