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磁靶向给药系统(Magnetic Targeted Drugs Delivery System,MTDDS)应用于苦参碱制剂,制备了苦参碱磁性壳聚糖微球,使药物趋向集中于病灶部位,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改善其由于剂量过大而带来相应的毒副作用,增强其对肝脏和淋巴系统的靶向疗效,延长半衰期,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使苦参碱成为真正的具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流体,用离子凝聚法制备苦参碱磁性壳聚糖微球,并采用可视化优化方法对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测试仪、生物显微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扫描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流体和微球进行表征。 (1) 通过可视化优化方法对磁流体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了平均粒径为98.1nm的磁流体,其X-射线衍射特征峰与Fe3O4标准卡特征峰基本吻合,含杂质峰较少,说明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了粒径呈正态分布,且均匀、稳定的磁流体。 (2) 分别用乳化交联法、凝聚/沉淀法、离子凝聚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通过比较,采用离子凝聚法能制备粒径小、分布均匀、分散良好的磁性壳聚糖微球,而且离子凝聚法采用静电引发物理交联,避免在化学交联过程中引入有毒的试剂和不必要的影响,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越来越得到重视。采用离子凝聚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过程中,磁流体加入量、多聚磷酸盐浓度、壳聚糖浓度、多聚磷酸盐加入量都对微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浓度低时不利于成球,浓度太高则会使得微球絮凝团聚;搅拌速度不仅影响微球的形成,还会影响微球的粒径大小和分布;而醋酸浓度则对微球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3) 采用可视化优化方法对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进行分析、处理,预测出优化的工艺条件,并通过铁含量的比较选择最优工艺条件制备了苦参碱磁性壳聚糖微球。微球载药量为9.43%,包封率为52.76%,磁核的含量为20.34%,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38.2nm,苦参碱磁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682.4nm,粒径均呈正态分布,分布均匀。载药微球24h累积释放苦参碱79.6%,缓慢释放。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载药微球的表面形貌证实了粒径测定的结果。微球分散均匀,未发生团聚,说明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了粒径小,外观光滑平整,分散均匀的苦参碱磁性壳聚糖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