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人群中的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但却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1%,占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90%。由于发病率较低,研究较少,尽管有研究表明HB组织中存在一系列的基因变异,但HB的发生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明确。目前,国内外较少有单中心大样本HB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特点的研究。我科从198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诊断了本单位手术切除治疗的18岁以下HB患者50例,占我科肝脏恶性肿瘤的0.1%。本课题基于该50例HB,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组微卫星变异特征和microRNA-373(miR-373)差异表达特点的研究。研究目的:1.分析50例18岁以下HB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临床病理指标及其对H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对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2.研究33例HB组织的10个基因组微卫星标志物变异特点与HB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选择有价值的分子病理检测标志物,探讨HB基因组微卫星变异的临床和病理学意义;3.检测25例HB组织及配对肝组织差异表达特点,探讨miR-373与HB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评估其可能的临床和病理学意义。研究方法:1.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198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切除的、病理诊断明确的、年龄小于18岁的HB病例共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参数及术后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报告及并复习病理切片,收集患者的病理学参数及免疫组化结果,对50例HB患者的各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2.采用显微组织切割基础上的PCR-SSCP检测方法,选取33例HB组织和对应瘤旁肝组织进行10个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检测,对HB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微卫星MSI和LOH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为有差异的标准;3.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5例HB瘤组织和瘤旁肝组织内miR-373的差异表达情况,通过表达量的不同将HB分组,将HB的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与miR-373的差异表达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有差异的标准。研究结果:1.50例HB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2.6:1,平均年龄43.56月(6月-210月);TNMⅡ期22例,Ⅲ期6例,Ⅳ期22例,男性患者较女性的分期更差(P=0.015);10例(100%)无包膜的病例均为男性,男性患者包膜形成率较低(P=0.027);TNM为Ⅲ/Ⅳ期的患者血清AFP≥1000μg/L的比例(92.9%)显著高于Ⅱ期的患者(59.1%)(P=0.004);有瘤栓形成患者的血清AFP≥1000μg/L的比例(100%)显著高于无瘤栓患者(70%)(P=0.026);单纯胎儿型HB血清AFP<1000μg/L的比例(33.3%)显著高于其他类型HB(8.7%)(P=0.036);有卫星灶的HB同时有瘤栓形成的比例(61.5%)显著高于无卫星灶的HB(13.5%)(P=0.001);CK1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HB(57.1%)侵犯包膜的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的HB(12%)(P=0.026);上皮间叶混合型HB直径≥10cm的比例(100%)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HB(50%)(P=0.009);位于肝左叶的HB上皮间叶混合型(75%)的比例明显高于上皮型(26.2%)的HB(P=0.008);位于左叶的HB(82.4%)直径大于10cm比例明显高于肝右叶(45.5%)(P=0.012)。2.在33例HB中,10个位点的微卫星LOH和MIS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22/33)和54.55%(18/33),总微卫星变异率为84.85%(28/33),每例HB微卫星位点变异频数为0-4个位点;在10个微卫星检测位点中,所有的微卫星位点均有LOH或MIS发生,变异率范围为3.03%-36.36%,总体变异率为16.67%,其中以D11S4680、D11S1363和D11S1363变异率较高,分别为36.36%、33.33%和27.27%。在发生微卫星位点D11S1318、D11S4734、D11S1363、D11s4088变异的HB(77.8%),呈肝外生性生长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该位点微卫星变异的HB(40%)(P=0.038);TNM为Ⅳ期的HB(100%),微卫星LOH率明显高于Ⅱ/Ⅲ期的HB(54.5%)(P=0.013)。3.与瘤旁肝组织相比,25例HB组织中有7例miR-373表达上调超过2倍以上,平均miR-373表达水平高于瘤旁肝组织3.6倍,最高的一例为36.43倍,8例下调低于2倍以上,HB组织miR-373的差异表达情况与瘤体直径相关,随着表达量的增高,瘤体直径有增大的趋势(P=0.047)。4.本组随访20例,存活14例(70%),平均生存时间22月,死亡6例(30%)。生存分析显示血清AFP水平、瘤栓形成及肿瘤生长方式是术后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1. HB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且男性患者、血清AFP≥1000μg/L、较高TNM分期、有瘤栓或卫星灶形成、肿瘤生长方式、CK1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上皮间叶混合型HB及肿瘤位于肝左叶等参数是HB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因素;2.微卫星位点D11S1318、D11S4734、D11S1363变异发生率较高(27%-36%),可作为HB分子病理诊断检测的一线标志物,发生微卫星位点D11S1318、D11S4734、D11S1363、D11s4088变异、肿瘤呈肝表面外生生长、高微卫星LOH发生率等也可能提示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3. miR-373在HB组织中表达量升高时,肿瘤直径明显增大,可能提示miR-373能够导致肿瘤生长更加活跃。4.本研究提出了HB的临床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对了解HB的生物学特性、判断生物学行为特点以及评估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