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儿童占全国总人口近三分之一,不仅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家庭、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背景下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的今天备受关注。但由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或不足,新中国历史中儿童这一生理弱势性群体长期处于缺乏医疗保障状态中,虽然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多种尝试但我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儿童医疗保障制度,且普遍存在着保障水平低、保障范围窄的缺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不起病”现象仍然存在。本文正是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的是为我国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论文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逻辑关系、主要创新点;其次,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年龄界定及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其具体内容、具体实现形式、相关范畴、相关理论;再其次,分析儿童医疗保障的责任主体,主要是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中探讨企业责任,从儿童医疗保障的权利性、公共性、人力资本投资作用角度探讨政府在儿童医疗保障上的责任;论文在概括国外儿童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模式基础上,总结影响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主要因素及总体趋势,发现国外儿童医疗保障模式的形成既与各国的儿童福利思想、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各国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福利化和政府主导是国外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共同趋势与特点:最后,在概括我国儿童医疗保障现状及历史基础上进行价值取向及理念分析,我国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价值理念归为“儿童优先,特殊保护”、“保证公平,人人平等”、“政府主导,社会共济”,评价原则为公平性、适应性、有效性、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我国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贯彻“儿童优先,特殊保护”的儿童福利思想和“保证公平,人人平等”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三方负担”的多元责任原则,建立广覆盖、全面、多层次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纳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