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正确的时体表达是衡量外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时体使用能够使学习者的表达更准确更流利,因此时体习得一直以来都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学习者在时体学习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是高水平学习者,时体使用也不尽如意。国内外大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时体习得研究对象限于母语为印欧语系的英语学习者,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研究相对较少。少量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也仅限于英语时间状语的迁移,很少涉及汉语时间状语对英语时体习得研究。本文主要回答3个研究问题: (1)汉语体标记“了”如何动态影响一般过去时? (2)汉语时间状语如何动态影响一般过去时? (3)汉语体标记“了”和英语时间状语如何交互影响一般过去时? 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项目编号为11CYY021)的一部分,语料由项目组所有成员共同收集。本研究随机抽取了30位华北水利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2011级新生并对其进行跟踪研究。本文所用语料是英语学习者分五次根据五幅图片所写的150篇英语记叙文和与这些英语文本对应的汉语文本。然后分别对语料中的汉语体标记“了”、汉语时间状语和英语时间状语进行了标注。在标注英语语料时对照汉语语料进行标注。并结合蔡金亭(2013)提出的判断迁移的三类证据判断具体迁移。 研究结果表明: (1)汉语体标记“了”对于英语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有显著的影响。汉语体标记“了”对大部分动词一般过去时的正确使用有明显正迁移,但对个别动词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同时,汉语语料中的“了”对大部分动词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有负迁移却并不明显,但对个别动词的消极影响却特别大。并且,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体标记“了”的正迁移和负迁移都成曲线变化。 (2)汉语时间状语对于英语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有明显影响。普遍来说,汉语时间状语的出现会对动词一般过去时的正确使用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个别动词的积极影响不是很明显。汉语时间状语的缺失对大部分动词的一般过去时使用会有一点儿阻碍作用,但它对个别动词的消极影响特别大,值得关注。随着英语学习者水平的提高,汉语时间状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成曲线变化。 (3)汉语体标记“了”和英语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有交互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分为三类:语言内影响,跨语言影响,语言内和跨语言影响。在积极影响中,语言内影响要大于跨语言影响。在消极影响中,跨语言影响要大于语言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