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跆拳道属格斗对抗性项目,在激烈的对抗中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快的反应,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步法作为技战术的载体其灵敏性的提高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关键之一,而理论研究的不足和训练方法、手段的贫乏与教练员对步法灵敏训练的日益重视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论证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步法灵敏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针对性设计了多种训练手段。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跆拳道步法灵敏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技战术使用情况作出快速的反应,迅速、准确、协调地运用步法进行变速和变向,调整自己与对手的攻防距离和位置,破坏对手的技战术发挥,实现己方进攻、防守、反击目的的能力。2.当前跆拳道步法灵敏训练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是教练员普遍认可步法灵敏在跆拳道比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队员在步法灵敏性方面与国外传统强队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多数教练员对步法灵敏训练较为重视,但步法灵敏训练的方法、手段不够丰富;在步法灵敏训练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3.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和实验研究对跆拳道步法灵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包括跆拳道步法灵敏的定义、结构、分类、专项特征、影响因素等。4.在对影响跆拳道步法灵敏部分因素的相关性实验研究中各因素与步法灵敏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坐位体前屈、双脚原地连续两次纵跳、20m冲刺跑、10m加速跑、俯撑推拉球、后蹲、克莱托指数。相关分析表明髋关节柔韧性越好运动员表现出更差的步法灵敏水平;下肢伸肌群反应力量越好运动员通常表现出更优步法灵敏水平;下肢伸肌群向心收缩最大力量与步法灵敏相关不显著;核心力量好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步法灵敏水平;对优秀运动员克莱托指数不能有效揭示其身体充实度与步法灵敏水平的关系;运动员的直线加速和冲刺能力与步法灵敏水平虽然显著相关,但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速度转移有限。5.以本文对跆拳道步法灵敏的研究结果为依据针对性设计了步法灵敏及相关素质的辅助训练手段,并对其训练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训练手段对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灵敏水平有较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