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结合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提出了三种股票型与混合偏股型公募开放式基金经理的业绩评级方法。本文认为,用基金经理评级代替对基金本身的评级,更符合我国基金经理频繁更替的现状。基金经理的评级是用历史的业绩作为投资的依据,只有当业绩存在持续性,评级才有意义。本文首先用R/S方法估计了基金经理业绩的Hurst指数,结果表明基金经理的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均存在一定的正向持续性,且这种持续性略高于基金本身。因而本文认为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评级法在投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基金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本文从中吸取可用于基金经理评级的内容。另外,从这些评级机构的业绩衡量指标中,筛选并进行一定的改造,最终确定了可用于基金经理评级的十三种指标。本文提出“净值平均”的方法计算基金经理任职期内所有基金的累计净值综合收益率,作为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序列,在此数据基础上计算出基金经理各项评级指标的数值。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十三种指标经线性变换,抽象出五个主成分。这五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接近90%,概括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通过分析五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本文将其分别命名为收益成分、风险成分、能力成分、择时成分、杠杆成分,以反映主成分的含义。最后,用基金经理五个主成分的值,结合聚类分析,本文提出了三种基金经理评级的方法。这三种方法隐含着不同的假设,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第一种评级最为灵活,每个主成分分别评级,投资者可自由判断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主成分,并选择在重要成分上评级高的基金经理作为投资对象。第二种评级直接对所有股票与偏股型基金经理聚类,同时实现了投资风格的划分与评级,这里假设投资者首先选择风险收益一致最优的基金经理,若两者冲突,优先考虑收益。第二种评级方法有时会忽略第三至五主成分的表现。第三种评级两次聚类,第一次按风险、杠杆对基金经理分类,第二次进行评级。这种方法一方面引导投资者从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基金经理中选择投资对象;另一方面在评级中可以给予能力成分与择时成分这两个剔除市场环境影响的变量更高的权重,从而更多考量基金经理内在的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