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模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但是参与模型拟合的光合参数经常受到环境季节变化及年际差异的影响,导致过去短期内基于固定时间点响应参数拟合的结果对区域碳收支评价的不确定。因此本研究在2012年-2014年生长季内使用Li-6400光合测量仪器原位测定了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合作用的CO2和光响应曲线的季节变化,同时对所研究地区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进行同步测量,了解油蒿光合CO2和光响应曲线参数的季节变化动态、年际差异,并分析了环境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生态建模提供准确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油蒿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和双峰两种变化趋势,Pn一般在生长季早期具有较高的值。(2)油蒿Pn在2012年和2013年季节变化显著,在2014年季节变化不显著,3年结果显示,油蒿Pn的季节动态在年际间存在差异。(3)油蒿Pn对光和C02的响应在不同年间和不同物候期存在差异,代表油蒿光合特性的主要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在每年的季节变化均显著,3年的结果显示油蒿Pnmax、Vcmax和Jmax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11.43-45.55 μmolCO2·m-2·s-1,31.1-93.29μmol·m-2·s-1,23.1-74.44μmolCO2·mr2·s-1。(4)油蒿光合参数季节动态中,Pnmax、Vcmax和Jmax在同一年中季节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年间变化趋势不固定,Pnmax与光饱和点(LSP)在2012年季节变化趋势大致一样,呈“W”型变化趋势,其他参数在同一年中变化趋势差别较大,且同一参数在不同年间季节动态趋势均不一致。(5)油蒿Pn日变化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2012年-2014年影响Pnmax的主要因子分别是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Nmass)、SLA和Nmass,影响Vcmax的主要因子分别是SLA、温度(Ta)、SLA,影响Jmax的主要因子分别是Nmass、Ta、SLA。除此之外2012年光下暗呼吸(Rp)与Nmass显著正相关,2013年暗呼吸速率(Rd)与Nmass显著正相关,光补偿点(LCP)与饱和水汽压差(VPD)显著负相关,2014年Rd与VP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CP与SL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观量子效率(α)与Nmass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油蒿光合参数和生理参数季节动年际间存在差异,且差别较大,油蒿Pn日变化主要受PAR的影响,影响光合生理参数的因子在不同年间各有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并为区域建模提供准确的生理生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