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贯”作为一个概念,通常用来描述在文本中连接思想并向作者传达意义。和“衔接”不同,衔接有明确的特征以便定量研究;连贯常被认为是晦涩的概念,因而给教学造成了困难。在课堂教学中,外语老师也常常以模糊不清地表达来描述学生写作中的“连贯”问题,如“你的作文不连贯;你的作文缺少连贯性;思想混乱”等等。仅仅依靠如此晦涩的描述,是不能指望学生写出连贯的作文、提高写作成绩的。很多学者认为提高连贯性的一种方式之一就是修改文章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他们发现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与文章质量呈显著关系。因此,他们相信主位推进模式可以用来区分高低分文章、通过平衡各个主位推进模式在文章的分布,就可以写出连贯的文章。但是,我们目前对连贯仍缺乏认识。主位推进模式的划分效度也因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而打折扣,造成过去的研究结论不能复制和应用于理论和教学用途。本文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文章质量和连贯的关系,分为三步:第一,通过文章质量得分与文章整体连贯分数的相关分析,发现并验证文章质量与主观的连贯评价呈正相关关系;第二,通过文章质量得分与主位推进模式的相关分析,发现只有线性推进模式(三种主位推进模式之一)与文章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第三,通过主位推进模式与Coh-Metrix客观计算出的7种变量的相关分析,发现只有4中“局部连贯’变量与主位推进模式之一的平行型推进模式呈正相关关系。由于Coh-Metrix的计算方式只能计算出句子之间的连贯因素,因此三步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文章质量只和连贯在局部(句与句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