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内侧入路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骨关节炎是骨科最常见病种之一,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1995年,在国际骨性关节炎专题会议上提出了OA的最新定义,即OA是在力学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软骨下骨三者间降解和合成正常偶联失衡的结果。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发现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等因素,是造成关节滑膜炎性变及软骨破坏的重要因素。生物力学方面发现骨内压增高是关节炎病理中的重要环节。祖国医学则认为该病属于风湿范畴,又称痹病。膝者,筋之府,肝藏血以荣筋,肾藏精以养骨。故肝肾亏虚为本,加之外感风寒湿邪致膝关节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骨痹”的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能使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这一过程逆转,针对该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保护关节功能,以防残废。该病临床表现为膝部疼痛、乏力,登高困难,可伴有膝部僵硬、畸形,若诱发急性滑膜炎可出现红、肿、发热感以及疼痛。一般认为膝骨关节炎是在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及软骨下骨三者之间分解和合成代谢失衡的结果。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和分析后内侧入路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探讨应用后内侧入路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患者提供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经我科诊治患者204例,按照美国风湿学会1995年标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采用患膝后内侧入路针刀疗法,每周做一次针刀,连续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4周作为观察周期;对照组102例采用患膝前侧入路针刀疗法,每周做一次针刀,连续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4周作为观察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和第4周末观察指标。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8.06%,对照组总有效率84.74%,经卡方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压痛、肿胀、活动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3)对治疗后疗效为优的患者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总结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本症针对性更强,患者主观满意度更高,疗效更加确切,提示我们膝后侧损伤原点机会大于前侧。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小针刀疗法采用后内侧入路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前侧入路,通过上述研究认为后内侧入路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采用前侧入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了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的内容及方法、提高旧机床的运动精度和控制精度等技术问题。
观察玉屏风散对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IACU)的临床疗效,并从中医和西医、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系统探讨玉屏风散的作用机制。1选取IACU患者68例,均为05年11月到06年12月间,于
本文研发了多元信息融合的复杂地质区渗漏承压地质建模方法,并结合深圳市清株径水库渗漏承压处理工程,建立了工程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评估了库区渗漏承压条件;对比已有的承压水监测
目的:了解晕痣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晕痣患者(共92个晕痣)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18±3)岁,2例患者有家族史,62例并发白癜风,69例患者只发生1个晕痣。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个理论在认知发展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学习、干预、发展之间的关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对学生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内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学校是学习场所,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
高中三角函数是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而三角函数内容又蕴涵着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本研究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去探讨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更好地应用在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
<正>2018年农历新年,"西安年·最中国"大获成功,在国内掀起人气热潮,西安超越众多城市,接待游客数量井喷增长,西安城墙、曲江、高新区、大明宫所到之处流光溢彩,大唐芙蓉园、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