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是我国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是普通小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与科学学科课程相配套的科学活动课程,成为实施科学课程的重要途径。笔者采用理论探讨、文本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小学科学活动课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建构。科学活动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兴趣和需要、科学课程发展需要和科学领域的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来源,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实施方式,通过挖掘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课程形态。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发生认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是科学活动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设计科学活动课程必须遵循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趣味性和即时性原则。
2001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编写的新教材。对该套教材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该套教材的优势在于以主题呈现科学知识内容、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其不足在于课程内容有待扩展和改进、活动数量分布的均衡性有待改善、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有待提高。
笔者对天津市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进行小学科学课程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科学课程和科学活动课程有着较高的学习期望和学习兴趣,而现实情况下小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没有达成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期望。
教材分析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设计和实施科学活动课程是科学课程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科需要,设计小学科学活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从活动的开展模式、目的和组织方式上讨论其活动方式,并且将其内容划分为自然界、科学技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人类的疾病与健康五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划分小的主题,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案例设计。